第三十八章 华北观摩团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华北观摩团 (1 / 4)
        二嘉庚的办学和实业都是同时并行的,所以他的精力不小胜禾顾。由于他的实业在新加坡,而学校在福建集美,这样一来必须需要一个信任的人担任学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

        陈敬贤和陈嘉庚一母同胞,虽然在年纪上少了近占岁,但学识出众,而且和当时的社会名流也颇为熟抬,和当时的名流于右任、邵力子更是往来密切。

        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集这些大学校务于一身,其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务实的作风,更是让人钦佩。

        “曾司令,您看我这是,”陈敬贤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有些地方含蓄多于豁达。

        曾一阳却伸长着脖子,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清香,口齿生精,闭眼回味到:“很久都没有吃过家乡的米饭了。来来来。先吃饭,其他的事情再说。”

        拉着陈敬贤的胳膊,曾一阳一边走,一边说:“很感谢陈先生对于抗战的支持。和对于我们红军赠送慰问品的感激

        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早年陈敬贤对日本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日本给国人一种希望。一种迅国家强盛的希望,要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才短短的四十年,就击败当时的列强之一俄国,跻身列强之列。

        这对做梦都想让华夏崛起的爱国知识分子们,更是疯的研究日本这个国家。当时游学欧美是有钱人家干的,但留学日本的学费又不贵,而且日本的国民生活水平总体底下,很适合贫寒子弟,在日本深造。

        不仅能学到很多国内学不到的学识,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日本变成了开明,包容并存的国家。

        或许甲午之战,日本的目标是朝鲜,而清朝当时被顺带着一锅恰了。

        这或许说起来有些牵强的,但以后的皇姑屯、九一八、一二八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国人,日本就是野兽,从来不知饥饱的野兽。

        国危则民痛,从来不缺尖热血的爱国志士,在国家危难之时。纷纷站了出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上海,旧路军三万将士杀敌于阵前,但其后为其送物资的市民数以万计。

        这才让旧路军没有了后勤之忧的情况下。才能痛击日寇于浦江两异。

        陈敬贤看着曾一阳飞快的喝着香糯的米粥,还一个劲头的停下,邀请陈敬贤多吃。也不禁食欲大开,多喝了一碗粥。

        通体的畅快更是让他忘记了小身边还陪着一个红军的高级将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