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入瓮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入瓮 (2 / 4)
        ”吉鸿昌感慨着说,在他看来,日军的嚣张是南京政府惯出来的。

        其实。确实是这样,只要日本人不动南京政府的根基,也就是江淅沪三地,其他一切都好谈。这也和**一心先要统一国内政局,不但向军阀用兵,而且几处党的根据地更是他心中的大患,欲去之而后快。

        这也就是即便中央军在上海的一二八泓沪抗战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包括孤军奋战三个月的旧路军三万多将士,也包括后续投入战斗的第五军第口师、毖师,但最后,还是让出了包括虹口等地,允许日军驻兵。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的种种忍让,给了日本人一个很好的信息。

        那就是,即便战场上不顺利,他们也能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

        一路上,几个人侃侃而谈,谈国家的未来,谈抗战的形式。虽然,曾一阳的岁数是最小的,但是有了历史事实的认识,他不过是一个求证的过程。

        多年的国外生活,让他在看国际形势上,更是犀利。

        边走边谈,等到傍晚,曾一阳等人才回到了多伦。让他们诧异的是,黄苏却在临时指挥部的门口,急的是团团转,看到曾一阳他们回来,来不及打招呼,就急忙将一份电报交到了曾一阳手里。

        在几人关切的目光下,反正都是自己的同志,曾一阳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将电报读了出来:“骑兵支队已经现日军第三旅团踪迹,正在向预定计划部署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说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日军的第三骑兵旅团已经离多伦不远,最多也不过是样的?

        曾一阳现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着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对方是想曾一阳的战役动机是什么。

        “其实,在我军出兵之初,我们的目标就是消灭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迫使关东军由于兵力不足,而退兵。”曾一阳笑着说,对于这个想法来说,很多抗战先遣纵队的指挥官都知道,包括刘先河。

        但对于吉鸿昌来说,这个提议无疑是蝴旦,而且很难实现的。

        一个有着骑兵、炮兵协同作战的日军旅团,往往要比一个日军的步兵旅团更难对付。而且这还是在草原上,是野战,即便是骑兵对骑兵,机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也要付出相当的伤亡,还不见得能围得住日军的一个旅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