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饮马黄河,直取长安”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饮马黄河,直取长安” (2 / 4)
        因为番薯的出现,唐朝的库存食物猛增,大大缓解了连年征战所造成的粮草不足。

        丝绸之路,依然红火,但毕竟相隔太远”陆路既不方便,利润肥的如油,可却逼近饱和,想要扩大规模,几乎是不可能了。海上这条丝绸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杜荷心知要想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大”关键不在于刘仁轨招待的那些商贾,而是在于他接待的这个各国使节。这些使节在各自的国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是能够左右上层国策的人物。

        只有让他们这些人物”充分的意识到与大唐共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将利益最大化。只凭唐朝在这里一方使劲用力,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

        杜荷也因而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非常的上心。以迎接大使的身份,领着各国使节往返于能够彰显大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地方。

        雄伟的万里长城,最富饶的长安东西市,还有东西方的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以及大唐王朝的军营。

        万里长城是不朽的杰作,长安东西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丝绸之路历史悠久而繁华,唐朝劲旅,更是纵横四夷,攻无不克。

        经济实力,军半实力,文化实力,无不是世界第一。

        各国使者就如井底之蛙,南方夜郎,在一阵阵的惊叹中,了解意识道大唐的强盛,每一个人都不敢再以国与国对等的地位与唐朝相称。便是西方最强的**帝国,也视大唐为兄,自己为弟。

        对于共同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也无人怀有异议。唐朝如此的强盛,与唐朝通商,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正如当初杜荷所说的一样,未来的局势必将从航海而起。海运会渐渐的取代陆路,成为大势所趋的必然。

        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会明白,海运是如何的快捷,如何的方便,如何的节省时间。

        自各国推广海运之后,通往长安的商船,即源源不断。各种从西方来的物品,从江南流入中原。中原的各类特产,也通过海上的丝绸之路流往西方。

        在这你来我往的交易中,就如陆路的丝绸之路一样,整个唐王朝仅是税收一样,即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量,正渐渐的赶上陆地上的丝绸之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