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唐律疏议》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唐律疏议》 (2 / 4)
        杜荷道:“小子觉得任何事情都要有创新,敢于创新的思想。就如当初的两季水稻一样,不大胆尝试一下,哪里会知道结果如何?就算失败了,重新更改就走了。世上任何事情都需要放手行动”才会知道结果。不入手尝试,又哪里知道能不能行?更何况,这提拔讼师的地位”就算真的失败,也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影响。”

        杜荷说道这里,退了下去,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成与不成,一切就看李世民以及满朝的文武,有没有魄力尝试。

        李世民这时开口道:“此事无伤大雅,试试无妨………,诸位爱卿,以为如冉?”

        李世民是一个思想开阔的皇帝,杜荷有很多后世的想法,他人不以为然,但李世民大多都能够理解,接受。也是因此,他才会重用杜荷,依照他的建议以全新的方式,处理政务。

        开发江南,推广番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开发江南与推广番薯,都为大唐带来了瞩目的贡献,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也已经有了眉目,唐朝的海上使节已经顺利的抵达了马来半岛,抵达**诸国,并且到达印度,还与罗马展开了交接,大概在年余后,第一批由罗马、印度、**诸国齐聚的超大型商队,即将抵达广州、上海,这两个南方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也即将达到预料中的目的,可以想象在不久后的将来,海上丝绸之路将会与路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大本文字由乐优文学提供,请记住乐优文学。唐的经济支柱。

        可见杜荷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后都得到了证实,并且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如今杜荷如此费尽心思的为讼师说项,李世民即便对此还有些怀疑,依然决定了暂时采纳。就如杜荷说的一样,这不是打仗。失败了,不会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危害。既然如此,尝试一下,又有何妨?

        满朝的文武,让杜荷说服的有一些,听了杜荷辩论,保持中立的又有一些。如今加上李世民的支持,此事也就此决定了下来。

        最后,李世民高声道:“长孙爱卿的《律礼》集前朝之长,妙不可言。小杜爱卿的《律》,创意百出,各种制度,简单明了,亦是高明。朕决定将此两书合为一体,集彼此所长,为我大唐今后治世依据。这新成的书,就叫做《唐律疏议》吧。至于编辑人选,自然由两位为主,弘文馆的学士任由你们调配,尽快将《唐律疏议》完成。”

        流传千年的律法宝典,震惊中外的朝时代法典,在李世民的这一声号令下,即将面试。

        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地位更在杜荷之上,成书后主编人,以长别无忌为先,杜荷为后,但是只要稍作了解的人都清楚。这本《唐律疏议》,杜荷的存在,要胜于长别无忌许多。

        也因如此,在若干年之后,但凡编辑《唐律疏议》,杜荷的名字,永远都位于长孙无忌之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