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杜荷的灭族之计(上)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杜荷的灭族之计(上) (3 / 5)
        他知道李世民一定在为突厥遗民的事情头痛。每一个民族的融合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唐朝灭了东突厥,将东突厥的领土百姓化为己有。只是因为种族不同,彼此间不能友好的融合。对此,李世民忌惮,头痛是很自然的,换做任何一个皇帝也会如此。

        因为突厥人是游牧民族,族中人不论男女都会骑马射箭,只需稍作练习,百姓就能够成为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士。所以面对那数十万的百姓,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无动于衷。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在没有成为精锐之士之前,他们这些人的身份是百姓。

        这屠杀降兵降卒,还能在道义上说的过去,但若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那便于理不合了”尤其是种族灭绝,一屠杀就是数十万、上百万的。

        要是李世民敢这么做,天下所有文人都会戳他的脊粱骨。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选择了折中的方法,将突厥的百姓、兵马、将领分开起来管制,分开起来掌控。所有异族将领都在长安任职,所有异族百姓都在水土丰盛的地方生活,所有异族的兵马都在大唐边界驻守。如此一来,三者之间相互牵制。

        兵卒想反,则要忌惮在大唐掌控之下的将领头目以及百姓;将领想反,则要忌惮在大唐掌控之下的兵马与百姓;百姓想反也是如此。

        在如此高明的相互牵制之下,突厥遗民想要反叛,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阿史那结社率才会铤而走险,因为只有擒住了李世民”迫使他下令,才能重新将这分开的三者融合一处。形成一个整体一突厥民族。

        毫无疑问,李世民如此手段确实高明,有效的限制了突厥遗民反叛的可能,但是这一招始终是治标而不治本。突厥遗民始终是突厥遗民,没能成为大唐百姓”相互间缺乏有效的融合。

        杜荷心中所想正是此事,让东突厥彻底的在历史上消失与大唐融合一处,这本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因为阿史那结社率的胡闹,却给大唐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机会。

        理清了所有的思绪,杜荷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径直离开营帐,找李世民献计去了。

        李世民在营帐内与房玄龄、杜如晦商议突厥的事情。

        李世民作为华夏最优秀的君王之一,他很清楚麾下每一个人的能力。他最信任的三位宰相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他们各有千秋。

        房谋杜断”用于对外,魏征擅治”用于对内。

        突厥之事,是对外谋略,故而他只请了房杜二人,并没有将魏征算在内。显然是担心以魏征那仁道主义的思想,非但帮不上忙,反而给他们添麻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