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崇祯皇帝也要跑路了……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3章 崇祯皇帝也要跑路了…… (2 / 6)
        虎贲军要打败荷兰人,在木材的供应能力上,肯定是不能逊色。没有足够的木材,虎贲军海军根本无法迅速的发展。因此,辽东地区的木材,是虎贲军海军目前急需的。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辽东地区的木材,都是支撑虎贲军海军战舰建造的主要基础。

        张准粗略的估计,长白山和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只要砍伐10%的话,就足够制造一万艘的大型战舰。因此,荷兰人的一万五千艘船只,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要是虎贲军发狠的话,弄出三万艘的大型船只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真实历史上的英国,为了建设庞大的舰队,几乎砍光了所有的树木。英国境内,只要是适合造船的树木,都被划上了特殊的标记,任何人不得砍伐。但是,这还不够。最后,英国人一路砍伐到北美洲的殖民地,将大量的木材运输回去自己的国内。

        要是没有北美殖民地的树木,英国舰队是根本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大型战舰的。事实上,在美国人**以后,英国舰队,的确一度有些郁闷。幸好,英国红衫军,又在世界范围内,占领了大量的木材产区,这才满足英国海军的需要。

        除了极力的挖掘辽东的资源以外,改变国人对辽东的普遍想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明朝的辽东,总的来说,和中原地区,还是有太多的不同。辽东和中原内地,并不是完全融合的。在心理上,更多的人,都认为辽东,乃是蛮荒之地。无论是迁徙到辽东,又或者是到辽东服役,都是受罪。

        明国的朝廷,对于辽东,政策也是摇摆不定的。更多的重臣,之所以重视辽东,仅仅是将其当做是不可或缺的领土,不可或缺的荣耀的象征。他们保住这块土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这块土地上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持国家的尊严。至于从这块土地上,获取什么利益,从来都没有认真的考虑过。

        事实上,明朝从辽东地区,并没有得到什么像样的利益。辽东的木材以及矿产资源,基本上都是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得到任何的开发。相反的,明国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持辽东的稳定,对抗鞑子的攻击。这导致明朝的国力,有相当的部分,是被消耗在了辽东。

        张准不同。张准是很现实的。他将辽东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是要尽快让辽东产出战斗力的。除了源源不断的供应木材和铁矿、煤矿资源外,张准还要辽东,出产更多的战马,更多的骑手,更多的勇士。

        广宁府、辽阳府、沈阳府三府的设置,就充分的体现了张准的野心。西面的广宁府,资源略微缺乏一些,耕地面积也比较少,张准准备在这里大力的发展战马产业,兴建大量的牧场,培训大量的骑手。

        这里靠近蒙古大草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虎贲军的政策鼓励下,应该会有大量的蒙古人被汉化,又或者是出现大量的混血儿。这些人,都是虎贲军骑兵的重要来源。

        南面的辽阳府,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众多,适合发展大型农庄。在杨廷麟的努力下,这里以及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农庄。农庄的管理者,模仿灵山卫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至于北面的沈阳府,则是准备大量的吸引外来的土著民族,到这里定居。沈阳府龙蛇混杂,是典型的多民族杂居点。将土著民族,从深山老林里引诱出来,让他们处于虎贲军的控制下,这要比让他们继续留在深山老林里面安全得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最可靠的。将脑袋所在沙堆里的事情,张准向来都是不做的。

        皇太极被人民委员会带着离开辽阳以后,张准又开始沉浸到新的事务当中。因为辽阳战斗的胜利,还有皇太极的投降仪式,在张准的面前,积压了相当数量的捷报。这些捷报,要是单独送来,都会引起张准的特别关注。不过,在皇太极投降仪式的掩盖下,它们只能是暂时靠边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