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6章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1 / 6)
对于自己的老丈人做的好事,崇祯自然是一无所知现在的他,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他的心情,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好时坏他还没有从孙承宗被杀”还有北直隶一片糜烂的伤心中完金的恢复过来但是偶然间,他又会处于极度的自信当中,认为自己还可以力挽狂澜,恢复昔日明国的辉煌
高阳城失守和孙承宗被杀的消息是十万火急送到北京的孙承宗遇害”卢象升也知道此事非半可”当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派人入京奏报崇祯得到飞奏是在快迸牛膳时候他登时脸色大变,头脑一蒙,几乎支持不住,连连跺脚,只说:“嗨嗨嗨”随后放声大哭
崇祯皇帝从来没有在乾清宫中这样哭过,使得乾清宫的大太监和宫女都十分惊慌,有头面的都跪在地上劝解,没有头面的都在帘外和檐下屏息而立乾清宫的周围,都是混乱一片在哭泣中”崇祯忽然想起什么,跟着大吼一声:“那个卢象升抓起来候审””
一个站在檐下的老太监,曾经服侍过万历和天启,一向不大关心宫外的事,总以为虽然有战乱和天灾,大明江山的根基如铁打铜铸般地牢固他日夜盼望能亲眼看见国运中兴,此刻忽然知道高阳城的消息,又见皇上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泪,不忍再听,脚步蹒跚地走到僻静地方,轻轻地悲叹一声,不自觉地说道:“唉,天,可是要塌下来啦””
至于崇祯皇帝的怒吼,自然有其他的太监飞快的传旨内阁这边,不敢拖延,急忙拟旨,然后派锦衣卫队送去高阳城结果,一道圣旨下去,卢象升就被逮捕进去了昭狱其实,内阁阁臣里面”包括辅温体仁在内,都是有些同情卢象升的遗憾的是,现在崇祯皇帝正在火头上”他们哪里敢触崇祯的霉头,给卢象升说情?
这年头,能打仗而又毫无怨言的人,真的不多了,卢象升就是其中的一个内阁本来还想着,给卢象升多的权力,借助他平定天下没想到,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不得不感慨”当真是天不伤大明,卢象升是个人才,却因为孙承宗的死,不明不白的进去了昭狱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不孙承宗是崇祯的老师,位极人臣,他的死,对朝廷打击的确很大但是,孙承宗就算位极人臣,也依然是一个臣子,即使是崇祯的老师,也没有必要表现得如此的夸张崇祯皇帝如此的震怒”其实是包舍有私心的
一直以来,崇祯事事都要标榜自己的至孝,以赚取虚名,结果,这次弄出了大件事,连自己的老师都没有保护住”被鞑子给杀了,他还孝个屁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形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露出了下面的丑陋和粗鄙,这才是崇祯怒的主要原因
如果崇祯真的关心孙承宗的死活”就应该命令京营迅出兵,派骑兵到达高阳城,强行将孙承宗撤出来有皇帝的诏令,孙承宗无论如何的顽同,都必须遵守换言之”只要崇祯出手,孙承宗就保住了但是”崇祯并没有出手,而是坐看孙承宗被鞑子杀死
结果,噩耗传来,他又哭得跟死了爹娘一样,装出一副至纯至孝的样子来,不得不令人从内心里产生反感套用一句古话,便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生前不关心别人,死后才放声大哭,虚伪至极内阁的温体仁、范复粹、陈寅等人,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哪里会不知道这一点?
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冷漠刻薄被臣下看穿,崇祯才要拼命的哭泣,拼命的表示自己对孙承宗的伤心在这个时候,别人是万万不能参与此事的,否则,恼羞成怒的崇祯,肯定会连自己都一竿子撸下来明明是自己做得不对,却总是找臣子来顶罪,这已经是崇祯的习惯性动作了
崇祯哭了一阵,慢慢的停止了一则是由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也闻信跑来,跪在他的面前劝解二则是想着必须将高阳城事禀告祖宗神灵,还要处理高阳城的善后事儿崇祯止了哭,挥退众人”孤独地坐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御榻上沉思
午朦时候,撤去了照例狗奏乐,将几十样菜减到十几样,叫做“撤乐减膳”,表示国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想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高阳城的事,悲从中来,簌簌泪下,投著而起原想午膳后休息一阵,方去禀告祖宗神灵,现在实在难以等待,他也不乘辇,步行去奉先殿”跪在万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被杀死的乃是孙承宗,并不是皇室的成员,崇祯为什么要去万历皇帝哪里哭?原因很简单,孙承宗是万历皇帝引导进来的,最先是在詹事府做事,随后被万历指定为朱常洛的老师朱常洛就是短命的泰昌皇帝”崇祯的老子,登基个把月就一命呜呼了结果,孙承宗就做了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朱由校驾崩以后,孙承宗又做了崇祯的老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