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6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 / 4)
        在吴三桂离开以后,张准召集虎贲军在河间府的各级军官,还有来自闻香教的部分骨干,还有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的部分年轻骨干,上了两天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围绕建立根据地而设立的。

        吴三桂和张准之间,达成了一些秘密的协议,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吴三桂有希望飞黄腾达,张准有希望在北直隶进一步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力。现在,张准就是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这个讲课,是在董悼武的强烈要求下召开的。

        在张准和吴三桂的碰撞里面,董三槐、曹思明、柳宗芍、柳宗荔等人,显然是退缩了。他们颇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和张准、吴三桂之间的水平,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的,因此,他们识趣的退出了两人之间的争斗,免得大神打架,小鬼遭殃。

        但是,董悼武、董华夏等董家的年轻一辈,以及柳宗芍、柳宗荔的儿子刘勋春、刘宗春,曹思明的儿子曹飞河等人,对张准却是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年轻人的冲劲,总是比较大的。既然朝廷都逼迫他们到了这样的份上,他们当然不愿意引颈就戮。他们都愿意跟着张准起来拼一拼。

        对于他们来说造反,已经没有什么疑问的了。关键是,如何造反。他们不缺热情,不缺精力,甚至不缺人,不缺粮,不缺武器,唯一缺少的,就是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太年轻。太年轻就意味着经验不足,意味着容易犯错,意味着容易走弯路,容易遭受损失。张准当然要努力的帮助他们。

        张准答应吴三桂,自己不会做出太大的动作,不会进一步的刺激朝廷。虎贲军只会在董家堡、曹家堡、柳家堡之间的三角区域活动。但是,董悼武、董华夏、刘宗春等人,做出适当的动作,可和张准没有关系。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发”的,是北直隶人民内部的自发行为。

        河间府的练武人士那么多,有些人在下面搞些小动作,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当初,马家军到处欺压乡里,官府不也说马家军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吗?现在,马家军被打败了,又有人起来,想要搞风搞雨的,很理所当然。你官府总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吧?

        北直隶有十几个府,一百多个县,几百万的人口,在虎贲军不出动的情况下,要将虎贲军的影响力扩展到最大,只有依靠这些“民间组织”。嗯,张准称呼他们为民间组织,坚决否认他们和虎贲军有任何的联系——这是北直隶民间自发形成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成功的将北直隶的民众发动起来,不但董淑嫣的人口迁移计划,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还可以有效的包围京师。什么叫人民战争?就是有无限无尽的人力。前面死了一万,后面立刻补上十万,这就是人民战争。在没有大杀伤力武器的时代,人海战术绝对是非常恐惧的,尤其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训练的人海战术。

        刘勋春、刘宗春、董悼武、董华夏、曹飞河等人,就是张准的第一批火星。他们有背景,有能力,有漏*点,有干劲,很容易就将火星在河间府点燃。张准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走对路。要走对路,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建设根据地,将北直隶的民众都发动起来。

        “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资源离不开后方根据地源源不断的补给。因此,无论在哪朝哪代,是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是关系到每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能否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站稳脚跟,在强大的敌人或群雄割据势力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生存发展并最终消灭各路对手赢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黄巢是唐末农民军领袖。他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两次出山东展开流动作战,长途转战,初期也取得了很大胜利,一度占领唐都长安。但因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当唐军围攻长安时,农民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朱温叛变等原因,终于失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