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 / 5)
看完情报以后,张准难得的没有站起来踱步。马轶的情报,主要是报告了大量土著南下沈阳的情况,并且推测鞑子极有可能在冬天进攻。从马轶的情报里面,张准感受到的不是鞑子兵力的加强,也不是鞑子即将发起军事行动的时间,而是鞑子的决心。
为了这次入寇,皇太极居然连库页岛的土著都召集起来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蛋疼精神?
库页岛啊
距离沈阳起码有几千公里远的库页岛啊
皇太极为了这次入寇,居然连库页岛的土著都动员起来了。可见,他本人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张准简直可以透过马轶的情报,看到皇太极咬牙切齿的嘴脸。为了报一箭之仇,皇太极这次可能是真的豁出去了。要是不杀了他张准,不将登州城的多尔衮和多铎救出来,恐怕皇太极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其实,对于这些土著的战斗力,张准倒是不怎么关心。等库页岛的土著来到沈阳,都是明年夏天的事情了。所以,能投入战斗的土著,最多只有一半。问题是,连库页岛的土著都被叫来了,说明皇太极的号召力,还是蛮强的。传国玉玺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的。凝聚人心,增强号召力。
而大量土著的到来,也将会增加鞑子的士气。士气严重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绝对没有人会忽视这一点。一支没有士气的部队,即使装备再好,也是一个杯具,只能是运输大队长的角色,看看常凯申的下场就知道。现在的明军,也基本上是这个角色。相反的,装备再简陋,只要士气高昂,照样打胜仗。这个可以参考各个时段的红军。
平心而论,每次接战,鞑子的士气还是相当高涨的。论装备,鞑子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野猪皮起家的时候,只有十三副盔甲,穷的叮当响。论人数,建虏全部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明国一个府的人口多。论文化水平,建虏的各个奴酋,拍马都追不上明国的大学士。他们所谓的熟读《三国演义》,其实根本不是看的,而是听说书的。
偏偏就是这么一群人,屡屡打败了大明国,实在是悲哀。
“小陆”
张准忽然叫道。
“到”
门外的陆伊典急忙进来。
“去将张海滨叫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