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咱们不谈判,谈生意……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章 咱们不谈判,谈生意…… (3 / 4)
        刘一平越的疑惑,不知道张准到底在盘算什么,情不自禁的看了张准两眼,却现他好像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的内心,情不自禁的有些惊讶,又有些激动。难道,这个张准,真的能够自己生产棉布?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岂不是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殊不知,张准对于棉布生意,早就盯上了。后世山东同样是棉花大省,棉花种植面积11oo多万亩,亩产大约6o公斤左右,年产量高达7o万吨,是继新疆之后名副其实的产棉大省。这充分说明,在山东种植棉花,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

        其实,在大明朝,山东的棉花产量,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成化年间,单独兖州府一地,就有棉田五万多亩。当时每亩稻田产量大约一石(相当于188.8斤),每亩棉田产净花21斤左右。当时稻米一石大约o.8两银子,棉花1斤大约o.2两银子,21斤棉花就是4两银子左右。

        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1亩棉田相当于5亩稻田。这极大的刺激了棉花生产。万历六年,山东运往京库、边库的棉布达6o万匹,棉花达39万斤。向辽东地区输送的棉布,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山东。只是由于近些年来,山东战乱不断,一会儿闻香教,一会儿孔有德,才会导致棉花产量急促萎缩,昔日的辉煌不再。

        随着山西农民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大明朝被波及的省份,将会越来越多。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只懂得破坏,不懂得生产的人物。他们的军队所过之处,只会将更多的棉花产地、粮食产地摧毁,导致棉花、粮食价格不断的上涨,最终达到一个令人咂舌的高度。

        张准想要在这场逐鹿中原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不被别人打倒,就要未雨绸缪,自力更生。粮食是要种的,棉花同样是要种的。有吃的,有穿的,才能保证人心的稳定。在这样的乱世,没有什么比有吃有穿更加重要了。

        当然,跟刘一平提一下,只是他一时间心血来潮罢了。对于和王世新的谈判,张准是一点兴趣都没有。谈判,他的字典里面,根本没有这样的字眼。

        张准忽然嘴角撇了撇,错开了话题,不动声色的说道:“不知道刘先生有没有听说,前两天,有些后金鞑子前来侵袭毛家屯,结果被我们打败了?我们还生擒了几个鞑子,其中有一个叫做弄伏的……”

        刘一平浑身一震,失声说道:“你说什么?”

        张准神色不变,不紧不慢的说道:“我说,我们俘虏了几个后金鞑子。他们不知道是怎么来到山东的,我们暂时也问不出什么情况。同时,我们在福岛上还现了一些羊皮纸,上面显然写有些秘密的内容,可惜没有人看得懂,我现在正找人琢磨呢!”

        刘一平急切的说道:“这个……百户大人,能不能将这些鞑子交给千户大人审讯?鞑子凶残,留在你们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张准奇怪的说道:“交给千户大人?为什么要交给千户大人?人是我们抓到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处理了!”

        刘一平急忙说道:“那个,杀死鞑子,是有奖赏的!在我临行之前,千户大人说了,愿意按照每个鞑子人头一百两白银的价格,向百户大人购买。如果是活的鞑子,他愿意给到二百两银子一个人。只要百户大人将鞑子的人头又或者是活的鞑子交给我,我会当场支付银两给百户大人的。”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这个价格是不是太低了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