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让资本说话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章 让资本说话 (2 / 4)
        郑氏家族答应支付“捐款”之后,高旭就在发行闽省的同盟会会报中华报上,不惜溢美之辞地盛赞郑芝龙的“忠义”,声称国难之际,郑芝龙不仅花费白银三千万的巨资来购买同盟会的光复券,又捐献黄金百万两,生铁五十万斤,火药数万斤,大批军需器械无算,去支援同盟军在江南的抗战。【虾米文学www.](w/w//o/m手、打。更新超快)

        因此,身为同盟会的总理长,高旭决定颁发郑芝龙同盟会的荣誉xing三星级勋章。

        所谓荣誉xing勋章,自然是荣誉xing的。就是颁发给对同盟会做出特别捐献的人,比如商人。以同盟会的解释,你要是购买同盟会的光复券,价值达到一千万两,就颁发给你一星级荣誉勋章。

        至于这些荣誉勋章能有什么用,同盟会没有作出特别解释。

        至于高旭为什么支付郑芝龙定期xing兑换的三千万光复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种杀鸡取卵的勒索行为终究摆不上台面,落人口实,但支付光复券之后,就变成了在商言商的交易行为,至少有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光复券从年初面世,在华商会的推广下,在江南建立起初步的信用体系。只要同盟军保持大捷的军威,只要同盟会活动的声势越来越大,这如同大明宝钞xing质的光复券的信用就不会破产。

        郑芝龙是明代海商势力的代表人,对他的处置,关系到整个闽南海商阶层对同盟军的观感。高旭向来奉行重商主义,想扩大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而这个海商阶层,就是其中最大的资本阶层。

        对于光复券的推行,那些福建商人还是将信将疑。

        当然,商人的嗅觉是敏感的,他们到华商会设在上海的交易中心,亲眼目睹了这种光复券的交易,能按光复券的一两、五两、十两、一百两、一千两的面值,能等价交换现银,几乎完全等同于银票之后,就有开始关注。

        当郑芝龙“购买”了三千万光复券之后,就得到同盟会中华报的大力赞誉,并颁发荣誉xing勋章,对其投鞑行为既往不咎,这成为一种榜样行为。使得那些有过投鞑经历的豪绅富族们,为了怕同盟军到头来的清算,为了漂白,也为了洗钱,开始竭尽家资来购买光复券,以表支持光复的“忠义之心”,企图得到一颗相当于免死金牌用处的同盟会荣誉勋章。

        于是,刚刚从高氏工坊印刷坊出产的光复券随后就销之一空,滚滚的银流涌入高老庄的库坊。有了大量的金银储备之后,只要保持兑现信用,只要同盟军取得持续的胜利,保持光复券的信用,就拥有充裕的战争资金进行扩军与生产建设。

        而且,由于高氏工坊活字印制技术、油墨的改良,光复券印制得极为精美,短时期内民间想要伪造几无可能。

        在光复券推广之后,高旭又有了铸造银元储货币体系的计划。

        高旭料不到郑芝龙的榜样效应,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以高旭看来,郑芝龙虽然富可敌国,算是明代的亿万富翁,但他的家资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当年他就是在料罗湾之战中击败了荷兰人,才垄断了**的海上贸易。如果没有郑芝龙的努力,或许这条航线可能掌握在荷兰人手中,大明海商就会面临荷兰人的压榨。就这点来说,郑芝龙显然是有外战功劳的。不能以他在政治上投机满清的行为,就完全否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