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四章 行政简要 (2 / 3)
高旭不由失笑,道:“那是你降清的投名状,与我们同盟军何干?”
田雄道:“如果将来有一天,同盟会要真的驱逐了鞑虏,恢复了中华……”
田雄适时地停顿一下,没有再说下去,但其意很清楚。要是将来同盟军真的是把满清驱逐关外,那么恢复之后的中华是仍然姓朱,还是姓高?如果同盟军真的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实力,这高旭肯定有自立之心,那么,在那个朱、高争国的时候,他田雄曾有献降大明朱氏皇室的经历,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投名状。
田雄又道:“在当今天下这盘赌局中,像末将这类鼠目寸光之辈押的是满清的‘大’,像黄道周这些遗老们押的是朱氏这个‘小’,只有督帅您押在局外,因为您押的是您自己!”
“督帅举义于江阴这个忠义之乡,敢为天下先,创立同盟会聚集一盘散沙一般的人心,创建同盟军与满清决一死战。就算同盟军现在还不足以与满清军抗衡,但在如今的松江府,已足有与贝勒尼堪部对决的实力。就算同盟军将来战事失利,也有崇明岛这个喘息之地,凭着水师,必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如今督帅帐下忠义如云,但成大事者,行事需不拘一格,总需要一个能背骂名的刺头,而末将自认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高旭听了田雄的话,望着燃烧的烟蒂深思了良久,然后抬起眼,望着面前田雄这个满眼企盼的降将,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同盟会诞生在江阴?你知道为什么同盟军在短短数月之间掀起这么大的声势?”
田雄恭敬地道:“同盟会之所以诞生在江阴,那是督帅风起之地;同盟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那是督帅兵略所驱。”
高旭摇摇头,道:“你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不是,这一切归功于这个时代!”
“满清窃我天下,想把千万汉民化作奴才,尽管无数的人已经趴在鞑子的脚趾上说‘喳’,但还是有无数的人为了尊严说‘不’!他们用生命与鲜血的代价,他们用坚贞不屈的脊梁,他们汇集在同一面中华旗下,他们不是为了人心尽失的朱明,他们也不是为了我高旭,他们是为了我们汉人整个民族的传承!”
“他们流着鲜血,抛着头颅,是何等的雄姿英!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又是何等的波澜壮阔!虽然现在敌众我寡,但这是一个充满热血和梦想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时代!……”
“……所以,如果我让你这个拿着厚黑当法宝,拿着阴谋当根本的刺头,混斥其中,我高旭高取义凭什么以义立天下?!我高旭凭什么带着整个时代的期望,以无可匹敌之势,横扫鞑虏,恢复我泱泱中华!!!”
隆武元年的十月十二日凌晨,清军绿营参将田雄领部三千人马夜袭嘉定,行踪泄露,高旭将计就计,请君入瓮,当场击杀清兵数百,余者二千多人弃械投降。绿营参将田雄则在嘉定民众的唾弃声中,弃市东门,斩示众。
∶∶∶∶∶∶
在明代,有着“苏松财赋半天下”的说法。苏州、松江两府向来是朝廷的财赋重地。松江府的棉纺业极为达,也有着“衣被天下”的美称。清军南下以来,先是降清的吴淞总兵李成栋的征讨,后又有尼堪部的满清铁骑挺进松江,使得松江府各个乡镇受到极大的破坏,大批不愿剃的乡民经水路拥向崇明避难,而留下的唯有剃易服。那些无良的豪强借机着国难财,侵占那些逃离家园乡民的土地,以及在集镇之中的作坊产业。
除此以外,那些土匪路霸借着社会秩序崩溃的时候,剃个就成了鞑子,抢掠乡间肆无忌惮。至于各个村镇之间平时积累的恩恩怨怨也是大爆,无的杀戮有的,有的也以杀鞑之名杀那些无的,社会动荡不安。直到九月份铁一镇挺进浦东之后,同盟军对于那些买身投鞑的豪强绝不容情,收没那些豪强的田地作为同盟田,收没其产业作为同盟会的展资金。
以高旭的计划,同盟军军事上的光复只是第一步,而同盟会作为治政机构对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的恢复是接踵而来的第二步。所以,当铁一镇相继光复华亭、青浦、嘉定三县之后,在整个松江府这中,除了李元胤盘踞的上海县城,已基本在同盟军的控制之下。随后,以沈廷扬为的同盟会行政司,以高老头为的商政司,以顾炎武为的宣政司,分别在松江府的府治所在华亭县城设立了分部,加强巩固同盟军在军事上获取的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