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章 烂柿子与枷锁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五章 烂柿子与枷锁 (2 / 5)
        在满清高层之中,有摄政王多尔兖这样有能力问鼎天下的雄主,也有洪承畴、范文程这样知已知彼的极具战略能力的大汉奸,也有豫亲王多铎,以及博洛、尼堪、勒克德浑三贝勒这样的战术执行者,他们都知道江南不定,满清就无以定天下。当时北方因为战乱而糜烂不堪,朝廷的钱饷都需要江南的财赋支持。要是江南拿不下,满清想要立足北方,可谓是难上加难。所以,在耿仲明部水师覆灭,失去制江海权之后,为了悍卫江南内陆的安全,对于长江口的江阴要塞,黄浦江口的吴淞城,清军是谓志在必得。

        但不论是博洛,还是尼堪,都在江阴和吴淞城下望城兴叹。

        相比起来,江阴城民的死守已是强弩之末,博洛已见到破城在即的希望。但对于尼堪来说,想要攻破吴淞城,已是一种奢望。

        吴淞城的坚固已是尼堪平生前所末见。所有的城楼都改建成三角式的棱型炮台,纵射的火力可以封锁所有接近城墙的人马。城墙被改建得低矮,厚实,想要攻城大炮轰塌城墙简直是毫无可能。城墙虽然不再是高不可攀,但在棱型炮台的火力封锁之下,敢于攻城的人马都葬身在城墙之下。成千上万的绿营官兵就这样成为吴淞城下的炮灰。

        身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尼堪既没有摄政王多尔兖满汉一统的战略思想,也没有大都数满清贵族对汉文化的向往,而且在用人方面,他也不像同样身为贝勒的博洛,对降清的绿营将领能做到恩威并施。对于他帐下的绿营官兵,尼堪只有极端化的威压,鄙夷,唾弃,遇战稍有失利,便要斩首示众。正如黄渡之战,田雄败北,尼堪便要斩杀。这使得田雄在嘉定再败时,为求性命,只有降了同盟军。而马得功不战而逃,尼堪也斩了了事。

        对于田雄与马得功俩人,尼堪除了对汉人惯来的鄙视之外,还有更唾弃他们的卖主求荣。

        “这种无忠无义之人,老子什么时候给他们卖了都不知道。”

        在尼堪的眼里,虽然弘光帝不得民心,酒色无度已至被江南人戏称为蛤蟆天子,而且兵临城下时,只顾跑出南京城,如惶惶野狗般落荒而逃,但弘光终究是个主子。所以,借着军令,早点处置了这对难兄难弟,尼堪就能早点心安。

        身为大满主义者,尼堪骨子里对汉人的唾弃,严酷的治军风格,这使得他帐下的绿营兵人人自危。

        绿营参将田雄与马得功一降一死之后,尼堪的帐下还有一万多绿营兵。当高旭领着铁一镇进入吴淞城与旭卫镇会师,面对同盟军的主力集结在吴淞城内,尼堪加紧了攻城的力度。每日驱使绿营兵强行攻城,稍有退却就命督战队当场格杀。

        谁都知道,有着棱堡炮台封锁城墙的吴淞城已是非人力所能攻陷,对于那些绿营兵来说,要么成为吴淞城下的炮灰,要么成为督战队的刀下亡魂,进退唯艰之间,当吴淞城头出现昔日的上司,如今已降了同盟军的田雄时,这些绿营兵当即在吴淞城下弃械投降,以求活命。

        “贝勒爷,今日又有一千多绿营兵在吴淞城下降了。”

        满将阿哈尼堪苦着脸对着尼堪道:“这样下去,派多少绿营兵上阵,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尼堪血红着眼,盯了大营中的绿营军营地,恼道:“老子早知道这些烂柿子靠不住,要不把这些家伙全都坑杀了,省得到时吃里扒外。”

        阿哈尼堪吓得一跳,道:“万万不可啊,这样更加自乱阵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