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秦良玉进京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秦良玉进京 (3 / 4)
        “大人可到京城了陛下已经企盼多日了……”沈福元自觉说这个于自己身份有些不适合,又转而说道:“……都督可是想去琉璃斋,不如就由在下带路如何?”

        秦良yù笑了笑,没有拒绝,道:“那就有劳沈大人了。”

        沈大人?沈福元觉得自己好久没听到别人叫自己沈大人了,自己都快忘记自己还是一个锦衣卫千户,他倒是更喜欢这个身份,官不官,民不民,即便尚书见了自己,也得给个笑脸,自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替皇帝看管着数以千万两银子的产业,倒是比他那个千户的身份强太多。

        “不敢,不敢,大人二字,折杀在下了……,在下记得都督先前也是住在宣武mén外的,如今,还是住那块吧。”沈福元说道。

        “正是,如今méng陛下召见,依旧驻宣武mén外,和以前一样。”秦良yù微笑着道,给人以十分从容大方的感觉。

        “呵呵,都督,如今琉璃厂这一片地方可比先前繁华多了。”沈福元说道。

        秦良yù原本就对京城里巨大的变化感到好奇,听沈福元说起京中的繁华,觉得这个沈福元或许可以为自己解huò,为什么才几年,变化就如此的大?或者说,才一年,变化就如此的大,至少当今圣上登基前,这一片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是一片臭水沟,烂泥洼。

        “沈大人,老身好奇,这京中,为何变化会如此之大?老身见外城那一排排的大砖房,修得有气势,是何人杰作?又是何用?老身见那些房子里的人,似乎不少,沈大人可否为老身解huò?”秦良yù微笑着问道,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秦良yù心头,她只知道皇帝陛下拿出一千万两银子赈灾,补发数百万两银子的欠响,更是在关外和东虏大战,这huā的银钱,数以海计,却不知道这京城里,忽然出现如此之多的新鲜东西,秦良yù对皇帝的印象,对京城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到了京城,看到这变化一新的场景,让秦良yù觉得,京城很陌生。

        “都督,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如今天灾连绵,地里没有收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家,无以谋生,陛下不愿见这些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就建了如今的许多工场,给百姓找个谋生的地方,让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都督在前面见过的那些大砖房,就是陛下建的那些工场,有玻璃场,有制衣厂,被服场,纺纱厂,马车厂等等,还有一部分是兵仗局设的场子……”沈福元解释道。

        秦良yù听了,心中的疑huò解开了些许,默默的点点头。

        “怪不得呢,娘,我怎么说到了这京城附近,就不怎么看到乞丐,原来如此呀陛下当真是圣德,可真厉害啊……”张凤仪恍然大悟的说道。

        秦良yù听了,也笑了笑,怪不得,这京城这样陌生,以前这京城,特别是外城和城外,一到灾荒年景,逃荒,要饭的人可不少,可今年,虽然是个大灾荒之年,可要饭的明显的很少,逃荒的人也不似以前那般愁眉苦脸,也就是说,这些工场其了很大的作用。

        “陛下真是仁德,天下的百姓,有福了。”秦良yù从容的说道,说完,又问道:“沈大人,老身想问,那个制衣厂,可否就是给八十万边军制衣的场子?”秦良yù忽然问道,天气已经渐冷,冬天过冬的问题,已经摆上来了,虽然就目前种种的情况来看,自己这次入京的待遇不会低,但是,没见过皇帝,心还是悬着的,万一皇帝不给她新军的待遇,还还和先前一样,她就得给她的子弟兵们准备过冬的衣物了,到时候可能需要几千套棉衣,以及被子之类的东西,如果有可能,倒是可以通过熟人买一点,如果便宜些,手头的银子,可节俭些。

        “呵呵呵…,这话在下本不该说,不过,既然都督问起,那在下就说了…都督其实大可放心,陛下待人,向来宽厚,都督不远万里前来拱卫京师,陛下那里会叫你们挨冻挨饿?呵呵呵,那八十万套棉衣,不光是边军的,京营也有份,一月前就开始往边关运了,都督和满都督他们一样,必定会入陛下的新军,必定会是新军一个待遇,棉衣,吃食,驻地,饷银这些,都督完全不用担心……,陛下自会安排妥当的……,呵呵,新军什么都好,就是训练累人,都督,这些话,在下本不该说的,已经逾越了,呵呵,都督勿见怪,还望海涵……”沈福元笑着说道。

        “那可就多谢沈大人了。”秦良yù听了沈福元的话,心里放心不少,这个皇帝心腹说出来的话,应该假不了,当今皇帝确实是跟以前的朱家皇帝不一样,这京城也确实是变了,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