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个起点,两种结果?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个起点,两种结果? (4 / 5)
        “那就立刻见吧。”

        ……

        “臣叩见陛下。”三个人进来,叩头行礼。

        “徐师傅,几位,都起来吧。”行礼完毕,杨改革叫他们起来了。

        这几位,也算是老、中、青的三种人的配合了。徐光启就是那个最显老的,张九德就是那个中年的,最年轻的就是那个周延儒了,才三十几岁,却有十几年当官的经验,这个不得不说,年轻得过分,三十几岁的实职副部长,再过两年,就是实职的国级。

        “徐师傅,你们几位,即将奔赴赈灾第一线,朕没什么送你们的,只送你们朕的一个盼望,朕的盼望就是这移民能确确实实的办好,能减轻天灾给我大明朝带来的影响,使朕之子民能少受天灾之苦,若赈灾之事顺,则我朝兴;若赈灾之事败,则我朝衰,……重振大明的事,就看你们三位的了。”

        “臣等必不辜负陛下的盼望,必定办好差事,重振大明……”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张九德的经历,杨改革大致知道,听王承恩说,这家伙是从修河道起来的,这个很不容易,从修河道变成河道总督,这个,没一点实干的能力,绝不可能升上来,还干上了工部尚书,这个,更加说明这个人,有几把刷子,杨改革对这个人加盟移民计划,充满了期望。

        “臣张九德谢陛下信任之恩,臣一定谨记陛下的嘱咐,一心为民,协助徐阁老办理好移民一事。”张九德很激动,保证不辜负皇帝的信任,其实,张九德本想的是辞官,像他这种人能干到工部尚书,只能说,是个奇迹,再呆在这个位子上,很不适合,难免被人搞下去,还不如自己走路的好,准备辞职回家,好好的享福去,不过如今被皇帝选中当个什么负责河道的移民副钦差,和徐光启配合,这个,张九德觉得他做得来,很适合他,很干脆的答应皇帝。

        “嗯,很好。朕看好你。”

        “周延儒,你可知道,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杨改革转而又给周延儒上政治课。

        “臣愚钝,还请陛下赐教。”周延儒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年轻,不过,这个话还得如此说,如果说自己知道,那皇帝还怎么说下去?

        “好了,不用愚钝,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年轻,有无数的时间去学习,这次移民过程,朕估计,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徐师傅身体不好,你身为年轻人,要多帮帮徐师傅,要多辛苦一下,你最大的优势,也是你最大的劣势,太年轻就当官,一直身处上层,对普通民众,对于基层的了解不够,这对你日后为官,会有很大的障碍,朕这次派你下去,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你多锻炼锻炼,多了解低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生活,能融入百姓当中,多从百姓的角度想问题,考虑问题,这方面,你得和徐师傅,和张九德学习,他们在这方面,比你做得都好,等你底子打好了,以你的年纪和资历,将来入阁几乎不成问题,你可明白,切不要辜负了朕,明白吗?”杨改革对这个人的历史,那是知道的,这家伙,别说日后入阁了,还是日后常年的首辅,所以,杨改革在这个问题上,不打算改写历史,准备“尊重”历史,让这个家伙日后成为内阁,或者成为首辅。这就有了杨改革刚才那番话,好好干,多跟基层接触,多了解基层的生活,别日后干到首辅了还出些高处不胜寒的主意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