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当皇帝是很爽的职业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当皇帝是很爽的职业 (3 / 3)
        ;:样的皇帝啊!众个办法,得是什么样的一个办法啊※

        徐光启还在郁闷自己心中的计策,一直没有办法跟皇帝很好的、完全的沟通呢,现在皇帝自己想通了,徐光启点点头,欣慰的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只要陛下按照铸造铜币的办法来铸造银币,想来,这问题不大,再规定,朝廷的赋税什么的,都必须使用银币,禁止直接使用银键,散碎银子,如此一来,大明朝上下,必定需要数以亿计的银币,陛下再在每一个银币里,留下一成作为火耗,这就是一大笔银子啊”。徐光启终于把自己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啊!哈哈哈好!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妙啊!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一两年之内,就可以筹集到一两千万个银币啊!这,徐师傅简直就是财神降世啊”。杨改革想通了,不住的称赞徐光启。

        杨改革知道这铸造铜钱,他有猫腻的,如果朝廷规定的是铜七铅三。那么,实际铸造的时候,能有铜六铅四就不错了,这一成,明星就是额外的收入的,这就是铸造铜钱赚钱的奥秘。

        杨改革之前之所以对这铸造银币不太感冒,忧虑重重,那是因为,杨改革记得,这银币好像是压制出来的,就是说,是机器造出来的,杨改革看过了老外们的银币之后,感觉以现在的机械水平,怕是制造不出像样的银币,造不出日后那种精美的银币,如果朝廷铸造的银币和老外们的一样,是这样粗糙烂制,即便是下圣旨,要求大明朝都用银币来作为支付的货币,怕老百姓也不一定会用朝廷铸造的银币啊!因为随便弄个东西制作出来的银币,他就和朝廷的一样,那为什么又要用朝廷的银币呢?这里面的钱,又何必让朝廷赚去呢?

        杨改革一直担心这种情况,银币的制造工艺不过关,不能有效的阻止老百姓使用外国,甚至情自造的银币,要这样,自己即使下达这使用银币的圣旨,怕自己也赚不到多少钱啊!这也是杨改革纠结的地方,这个完全就是给二十一世纪的思想给害了,二十一世纪,什么都是老外们的先进,到了明朝,这思维的惯性,一时间还停不下来,却那里知道,这明朝的时候,老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制造精美的银币,而这个,对明朝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能铸造铜币的明朝,对于制造银币,是没有一点压力的,而明朝的年铸造能力,稍稍弄一下,就可以轻松的过亿,这,不得不说,明朝很昭,这几下一结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可以顺利圈整个大明朝所有人银子的利器。

        古代铜币的精美程度,杨改革还是见识过的,要说铸个字啊什么的,一点压币没有,要说搞个图案什么的,更是轻而易举。这铸造钱币的能力,加上改用银币的思维,再加上皇帝给的政策,朝廷强力的推行,这个,就是合理、合法的抢劫整个大明朝啊!杨改革心潮澎湃,这做皇帝的,来钱也太容易了吧,随便捣鼓一两个政策,就可以抢劫整个。大明朝的人,这也在没有比当皇帝更给力的职业了。

        这个平台里,很安静!

        徐光启见自己的办法被皇帝接纳了,皇帝搞懂了自己的意思,十分的欣慰,微笑的看办皇帝,今天自己才彻底的证明了自己,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才对得起一见皇帝就叫的那声“师傅

        孙承宗在内政方面,还是比不上贯通中西的徐光启,听皇帝的解释,才明白,这个徐子先,出的这个贯意,价值耳能数百万,而且是一两年内能筹集到的,这个”深深的震撼了孙承宗,让孙承宗对徐光启的印象,大大的改善,这和他平起平坐的“帝师。”果然有两把刷子再!孙承宗这回,是彻底把徐光启摆在和自己同一个高度了。真正的认同了徐光启这个。“师傅”的称号。

        毕自严则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尽管对这银钱方面比较在行,但是说到贯通中西,说沂,有创造性、启发性、前瞻性,则远远不如徐光启了,看到徐光启给皇帝出的这个主意,只能深深的对徐光启表示佩服,这个,除了佩服,只能是佩服”,上千万个银币啊!!

        杨改革则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中,有了这一两千万个银币的钱,自己还怕什么野猪皮,李自成之流?自己可以崔练多少新军,造多少大战舰?这太平洋岂不是自己家的内湖?

        说声抱歉,昨天写的关于鹰洋一事,失误,鹰洋到十九世纪才出来,已经修改成“银币”了。另外说一下铸造银币的事,有些书友可能觉得一两年造过亿的银币是吹牛,世纪上,袁大头造得比这个更多,据说,民国初年某个造币厂,两年就造了三四亿的袁大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