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舆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舆论 (2 / 3)
        孙承宗豁出去,今天。亢仁这官场的禁忌。一犯再犯小不是孙承宗犯傻,而是这入切刑。到了即将倾覆的地步了,而自己,也是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所以也就顾不得那样多的禁忌了,人之将死,百无禁忌;国之将亡,百无禁忌。

        “呵呵,孙师傅到是说笑了”这件事,联自由分寸的。”

        《东林点将录》,地短星,孙承宗?杨改革被孙承宗这一段话给“雷”住了,没想到,这孙承宗还有这种“玄幻”一般的待遇。这个,貌似,写这本书的人,实在是个奇才,如果弄到去写玄幻,那题材,随便拉,拉就出来一个,什么设定,大纲,升级路线、等级,贴切的人物名称,样样都有大师级的水准。

        东林?东林党?唉,东林党日后的表现,就是一个噩梦啊!杨改革又对这东林党喘嘘起来。

        这件事,杨改革不打算动用孙承宗在东林党里的关系,不是杨改革看不起东林党,而是他们的“历史成绩”实在太糟糕,如果是原本的崇祯,可能会很欣喜的接受孙承宗的建议,不过对于穿越者杨改革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孙承宗见皇帝一味的坚持,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今天,自己为了这国事,已经犯了不少官场上的大忌。

        “既然陛下坚持。那臣就不多说了,这一步,就算是如此了。那么,接着就是借着这个陛下所说的全国严打谋逆商人,一举把这盐商孤立出来,用事关谋逆来压迫百官,令百官不敢擅动,然后用晒盐,打垮盐商,一举把这盐业收拢过来,这锦衣卫,陛下已经在江南布置了,想问题也应该不大,这锦衣卫后面,还有陛下的新军看着,更是保险,想来,只要操作的当,问题也是不大的。

        ”孙承宗不再纠结那个舆论权的问题,转而开始安排砍盐商的步骤了。

        “嗯,是的,一旦舆论掀起,就会迅的**晒盐,与此同时,压制盐商,压制百官,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不动则好,一旦有所动作,联会投权锦衣卫指挥使方弘瓒立刻弹压,如果方弘瓒敢放水,联的新军也不是吃素的。”杨改革对自己的这个安排,十分的有信。

        这一步,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决胜负的一步,也是变数最多的一步,孙承宗仔细的想了半响,才到:“如此,倒也可行。”

        “呵呵,是啊!孙师傅,这大明朝就指望这这盐课救命了,盐商再厉害,盘结得再深,联也要砍了。”杨改革笑呵呵的说着。

        孙承宗皱眉想了一会,道:“陛下言之有理,大明朝,已经到了悬崖之边缘,如果还畏畏缩缩,结果必将是万劫不复啊!陛下是有大智慧,大毅力,大勇气之圣主,陛下安排的诸般事宜,环环相扣,可谓布局深远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天下有数的精兵,已经给陛下聚集到了京师,即使有人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的,”孙承宗“十分”看好皇帝的手段,不管如何,至少这天下精兵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至少已经赢了三分了。

        “呵呵?造反?联可不怕造反,这正如孙师傅说的,这天下的精锐都被联集中到了京师,要不就在关外,还有谁有如此大的能耐造反?要镇压,不过弹指一挥。”杨改革十分得意,这调天下精锐入京拱卫京师,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借口就是野猪皮可能入关,用沙盘推演,把这群臣们吓破了胆,不敢反对自己调兵入京,还以为自己调兵入京是为了对付东虏,却没想到,自己调兵,还有一个矛头,就是对准的他们。到时候,这野猪皮也要打,这盐商也要砍,更要对付造反的农民。

        杨改革觉得这还有什么比自己自杀,明朝灭亡更可怕?如果自己要避免崇祯十七年的悲剧出现,就必定会有所动作,有所动作,就不得不动某些人的利益,这就会有冲突,如果自己怕这怕哪,干脆,自己直接找根绳子提前吊死了事。

        “陛下,还有几件事,臣不甚明了,还请陛下明示。”孙承宗心中的那两个疙瘩,一个就是收买蒙古人,让他们刺探消息一事,还有一事就是为什么满桂的六千人,要分成六个千人队?这两个问题,貌似和这砍盐鼻说不上多大的关系,最多可以看成这收集山西商人罪证的一部分,不过,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浪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