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 换魂,定计,铁甲船(5K) (6 / 7)
这种巨船,在大幽王朝时称为“幽浮”,是那个时代仅次于神王巨舰的二级主力战舰,也是当今世上最强大的综合性符器之一,代表着符器、法阵、冶金、造船等诸多工艺的巅峰成就。
自然,如此高难度的舰船制造,绝非一蹴而就,就算幽王朝的图纸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建造细节,也得有一段逐步发展、积累经验的历程。
大秦最开始的铁甲船只,便是胶东郡郑氏门阀统合本地其余门阀、搜刮了当时七朝优秀工匠,历时多年研发而成的技术结晶。
那其实也不过是数十年前的场景,一艘将秦王朝舰船大小纪录翻了整整一倍的玄甲商船,自胶东逆流而上,停泊在了长陵城外的渭河港口,跟周边的木质小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一日,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庞然如山的巨大身影、森冷幽寒的金属反光,让世人陷入了震撼之中,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
根据相关的数据,赵青估算出这艘初代铁甲船,排水量应该达到了六千余吨,全长在百米上下,载员可达千二百人,不过依旧采用的是巨木制成的龙骨,尚有风帆作为动力。
但随着胶东郡势力的极速扩张、与秦王朝军方的深入合作,铁甲船技术很快便从民用转向了军用,且整套工艺变得更加完善,从木质船壳外覆铁质装甲的形态,升级到了内外均为钢铁的结构。
几年过后,十数艘全新的铁甲军舰便出现在了渭河军港的水面上,船坚“炮”利,对其余各朝的海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逼得他国工匠拼尽全力也造出了一些小号的铁甲船,拉着全世界进入了铁甲舰船的时代。
时至今日,大秦王朝的“幽浮”铁甲舰已经超过了百艘,平均排水量超过万吨,同时存在着多个型号与内部分级,由于部分复原了幽王朝时代的技术,战斗力跟早期的铁甲舰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民间,除了胶东郡的铁甲商船越来越多,遍布江海外,别的商号仍然不怎么多见,罕有航至远海的情况,毕竟建造的技术要求实在太高,也不太敢跟皇后的家里人争夺利润。
反观胶东郡,目前在千吨往上的航船,几乎都已经使用了铁质船壳,成为了它们的专属标志,显著增强了船只在航行过程中的防护能力,以抵御海上风浪、撞击以及可能的攻击。
铁甲船越来越往小的方向普及,或许是钢铁成本优势的缘故,毕竟能用来制作大型船只的木料,可不是随便就能采伐到的,很多时候需要长时间的专门种植、选材极其苛刻。
同时,这些成千上万吨的大型船只,光靠风帆完全不足以提供正常的速度,但也没法烧煤烧油,因此必须得运用法阵来驱动,需要专门的阵师掌舵指挥,维护起来亦是个天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