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 广泛影响,修行网(4K) (3 / 5)
因为不同的人在想到开根号、开平方这些在自然界中不太直接的计算、或者说较为抽象的概念,神经信号可能有着显着的差别,需要兼容多种模型,重新设计。
作为后天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型,这跟自然界本就存在的运动神经信号的高度相似性截然不同,毕竟前者属于进化出来的高等智慧,承载着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后者仅仅是动物天生就有的本能。
随着运算符号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模型数量很可能将呈指数级增长,不亚于为每一片独特的雪花量身定制一副手套,到了前沿数学、物理的领域,恐怕得采用数以千万计的仿生神经元才能进行正常的信息交互。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速算能力的提升,最好凭借着「直觉」当场报出答案,这样准确率最高,倘若慢慢思考,尽可能地「深思熟虑」,反而会增加出错的可能,其背后隐藏着神经网络系统的基础机制。
第四百九十七章广泛影响,修行网(4K)
随着时间的推移,抢先作答的芯片在众多神经元中的权重不断下降,它的结果很可能不被信赖,让其他「愚蠢」的神经元给出的错误答案占据上风,使得正解淹没在海量的无效信息中。
好在根据赵青的推测,当芯片屡屡给出最正确的答案后,神经元们也会逐渐增加对它的信任度,自动优化突触连接,让芯片的权重比变得更高,成为区域性中枢般的存在,化身为「领导者」。
至于向大脑植入外界知识的芯片,根据赵青的评估,目前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单个神经元允许传输一串数字,但并没有传输具体语言的功能,必须得由大量神经元合作完成,实际上,神经对语言的传输是以「句」而非「词」为单位,这也是文字顺序常常不影响的原因。
而芯片并没有能力让周围的神经元共同聆听它难以理解的碎片化「方言」,且按照其设想的路径「一句句」重新拼合补全。
初步评估,需要在目标大脑的额叶区和颞叶区建立起极其复杂的网络连接,进行成千上万场细胞级精度的手术,除了赵青亲自动手,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不过,
赵青也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是利用新生儿大脑的可塑性,在其语言中枢尚未完全形成时植入芯片,让相关脑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并解析芯片中的知识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