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慕容复之败,易筋经(4k)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慕容复之败,易筋经(4k) (5 / 6)
        四五日后,深夜,少林寺。

        一道仿佛虚幻的身影在寺内的一座座院子顶部飘行,绕了两圈之后,在东边菩提院的后院落了下来,进入其中的后殿。

        来到菩提院的后殿,赵青看到佛像之前安着一座屏风,屏风上装着一面极大铜镜,擦得晶光净亮,照映着来者的身影。

        铜镜上镌着四句经偈,佛像前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映在经偈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这四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实是经中最高境界的概述,明悟“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方能勘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证就菩提。

        镌刻着经偈的铜镜,则象征着《六祖坛经》中与“菩提树”相对应的“明镜台”,亦象征着转化第八识而修成的“大圆镜智”,能够映照出世间一切法。

        注视着这四句经偈,赵青若有所悟,仿佛寻得了一条凭借“梦幻”与“镜像”,来修行心灵境界的路线。

        无明不觉故有生死,生死大梦凭谁自觉?

        知道“梦幻泡影”本是虚妄,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做梦”的时候就抛弃自身的真情实感,把梦中的事物当作没有实体的幻影。

        正如自己“入梦诸天”,仍然将其作为真实世界来看待一般,只要能够在“梦醒”之后能够不迷失于“梦中”,又何来“无明不觉”之说?

        “我执”与“无我”并存,既“无相”又“有相”,将其化为阴阳太极的两面,合而为一,方是自己驾驭佛家心灵境界的正确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在诸天世界内维持“有无并存”的心境,应该要比主世界容易不少;换句话说,就是由于世界的差异,主世界的心灵修行较为艰难,同样达到这个境界,难度要高得多。

        赵青伸出手指,在镜上那首经偈第一行第一个“一”字上一揿,又在第二行的“梦”字上一揿,在第三行的第一个‘如’字上一揿,最后在第四行的‘是’字上一揿。

        “一梦如是”,意为人生如梦,世间的事绝难尽善尽美,能紧紧握在手里的只能是梦,人逃避不了宿命的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