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西安事变2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西安事变2 (1 / 2)
        1936年冬,西安城外的华清池,五间厅内。

        炭火烧得噼啪作响,旺盛的火苗在精铜火盆里跳跃,却丝毫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寒意。主位之上,身着戎装的校长正襟危坐,他的目光缓慢而极具压迫感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最终,那锐利如鹰隼的视线,牢牢定格在了坐在下首的张雪亮身上。

        厅内静得只剩下炭火的轻微爆裂声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汉青,”校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你的部队,为何迟迟不向陕北的赤军发动总攻?剿匪大计,攸关国本,岂容儿戏?”

        张雪亮此刻眉宇间却锁着深深的忧虑与疲惫。他迎着校长的目光,语气恳切,甚至带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校长,非是雪亮怠慢军令。实在是……实在是东北军的将士们,日夜思念沦陷的故土,魂牵梦绕着白山黑水间的父老乡亲。如今日寇铁蹄正肆意践踏我们的家园,山河破碎,同胞蒙难,将士们悲愤填膺,实在不愿意,也无法再将枪口对准自称愿意抗日的同胞,继续这场骨肉相残的内战了!军心如此,雪亮……雪亮亦是无奈啊!”

        “糊涂!”校长猛地一拍桌面,震得茶盏叮当作响,霍然起身,“肤浅!日本,不过是疥癣之患,皮肤之疾!而共和,才是动摇国本的心腹大患!剿匪戡乱,乃当前第一要务!你若再心存犹疑,按兵不动,休怪我不讲情面,将你的东北军全部调往福建整训!”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一旁的杨湖成见状,连忙起身打圆场,他脸上堆着谨慎的笑容,语气缓和:“校长息怒,副总司令他也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急于收复失地,言语或有冲撞,但其情可悯。只是……只是如今不仅东北军,就连我十七路军的官兵,乃至全国舆论,确实都强烈要求抗日。若在此刻强行逼迫他们剿匪,只怕……只怕军心不稳,士气涣散,恐生变故啊……”

        “恐怕什么?”校长冷冷打断杨虎城的话,眼神如冰刀般扫过他,“难道我将中政,还指挥不动自己麾下的军队了?民意?什么是民意?安定内部,统一政令,才是最大的民意!”

        会议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张雪亮脸色灰败,独自留在空荡的厅堂中徘徊片刻,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再次请求面见校长。

        这一次,他卸下了所有官场的客套与矜持,言辞恳切得近乎哀求。

        “校长,”张雪亮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学良最后一次恳求您。现在全国上下,无论朝野,呼声都是一致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四万同胞的殷切期盼啊!共和方面也多次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政府改编,共同北上抗日。我们为何不能顺应时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这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校长背对着他,凝望着窗外华清池萧瑟的冬日园林,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僵硬固执:“汉青,你还是太年轻,不懂政治的险恶与复杂。共和的话,能信吗?他们这是缓兵之计,是借抗日之名行扩张之实!一旦放松围剿,必将养痈遗患,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校长,如今……”

        “不必再说了!”校长猛地转过身,脸上已是一片决绝的寒霜,“我的决心已定!我给你最后三天时间!三天之内,要么你的东北军向赤军发起全面总攻,要么,你就即刻准备移防福建!绝无第三条路可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