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两线出击 (3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两线出击 (3 / 11)
        张智忠沉吟片刻,又指向长江北岸:“那依你之见,日军有无可能在此方向登陆,迂回包抄?”

        吕牧之果断摇头:“绝无可能!文白公请看,日军第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速战速决,夺取上沪、威逼金陵。

        若选择在江北登陆,我请问他们如何威胁上沪和金陵?他们首先要面对宽阔的长江天堑,需要筹集大量渡江器材,组织复杂的两栖换乘,耗时日久,后勤压力巨大。

        这完全不符合其追求速胜的战术逻辑,因此,在淞沪战场上,鬼子是没有可能在长江以北登陆的。

        相比之下,在浏河至吴淞口登陆,可以直接威胁我淞沪防线侧背,效率高出何止数倍?鬼子增援的陆军指挥官只要不傻,必然会选择此处作为前期的主要登陆场。”

        张智忠听后,微微颔首,显然认同了吕牧之的分析。

        但脸上忧色未减:“即便陆上布局如你所说,然而倭寇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

        其战舰的舰炮射程远、威力大,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更是可以随时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扫射。

        我军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将士们恐怕要在敌火下苦苦支撑,这……如何应对?”

        吕牧之闻言,点头道:“文白公所虑极是,海空劣势,一直是我军心头大患,虽然无法扭转这一劣势,但是我对此也早有一些准备。”

        “鉴于鬼子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的威胁,我利用与汉斯国的合作关系及自有资金,结合贷款和矿产,早就引进了100架汉斯国最新的BF-109型战斗机,组建了西南航空队。

        此型战机机动灵活,爬升速度快,火力强劲,性能全面优于日军目前主要装备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

        我已将其编为3个战斗机大队,每大队辖3个中队,每中队约9-10架飞机,另设一个直属中队。其中两个大队部署于杭城笕桥机场,一个大队部署于苏城机场,形成犄角之势,可随时支援淞沪上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