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樱花盛开时的科研课题邀约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樱花盛开时的科研课题邀约 (4 / 4)
        “别急,我催催。”陈砚东拨通了王海涛的电话,软磨硬泡了半天,王海涛终于答应让助理先把扫描件发过来,原件后续补上。

        好不容易把备案材料交齐,陈砚东又去了财务处。窗口的张姐戴着老花镜,翻着合同:“陈老师,收款账户得写学校的对公账户,备注要写‘恒通重工变速箱生产线优化项目经费’,不能错一个字,不然对账对不上,钱就没法进项目账户。”

        “我记下来了,马上跟王总说。”陈砚东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上账户信息和备注要求。

        一周后,王海涛那边终于打款了。可陈砚东去财务处查,却没查到到账记录。张姐查了半天,说:“备注错了,写的是‘恒通生产线项目经费’,少了‘重工’和‘变速箱优化’,得让企业那边出个说明,不然没法入账。”

        陈砚东头都大了,赶紧给王海涛的助理打电话。助理委屈地说:“陈教授,我当时照着您发的备注写的,可能是打字太快漏了。我这就去银行开说明,明天给您寄过去。”

        等说明寄到,又跑了两趟财务处,经费终于进了项目账户。陈砚东拿着财务处开的立项通知单,去科发院更新项目状态。李梅笑着说:“陈老师,你这趟流程走下来,比做实验还累吧?下次有不懂的就问我,别自己瞎跑。”

        回到实验室,林晓宇和周彤早就等着了。林晓宇举着传感器的订单:“陈老师,经费到账了?那我们明天就能付款了!”周彤则拿出项目计划:“陈老师,我们按您说的,把项目分成三个阶段,月底前完成物流路线调整,下月初开始算法调试,下月底验收,您看看行不行?”

        陈砚东接过计划,聚精会神地审视着每一个细节。当他的目光停留在“中期验收节点”这一栏时,他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稍作思考后,他果断地拿起笔,在这一栏上画了一个圈,并在旁边批注道:“这里需要加上‘提交调试报告和效率数据对比表’,以便让企业提前进行确认。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扯皮情况。”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对这个决策充满了信心。说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窗外。窗外,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缓缓飘落。这美丽的景象似乎让他的思绪稍稍飘远,他凝视着那片金黄,接着说道:“咱们做横向课题,可不能仅仅满足于出成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得扎实,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确保我们自己不会惹上麻烦。”

        林晓宇在一旁认真倾听着陈砚东的话,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开始按照陈砚东的要求修改计划。与此同时,周彤也没有闲着。她熟练地打开电脑,启动绘图软件,准备绘制车间调整后的三维模型。

        实验室里,绘图仪发出嗡嗡的声音,开始忙碌地工作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三人忙碌的身影上,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这温暖的阳光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努力加油鼓劲,让整个实验室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在桌上,那份厚厚的合同静静地躺着,上面的每一条条款都显得格外重要。这些条款就像是为这场“校企合作”搭建的桥梁,一头连接着实验室里的理论研究,另一头则通向车间里的实际生产。这座桥梁承载着双方的期望和目标,最终将引领他们走向双赢的终点。

        陈砚东端起桌上的冷咖啡,喝了一口。虽然这半个多月跑前跑后,累得脚不沾地,但看着团队充满干劲的样子,看着项目终于正式启动,他心里还是觉得踏实。毕竟,对于高校老师来说,能把纸上的公式变成车间里运转的机器,能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