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 雏凤清声 (2 / 3)
“墨白啊,身体好些了吧?协会这边正在筹备一个新的‘行业自律与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想邀请你作为年轻一代的优秀代表加入,给咱们行业把把关、提提建议,你看……”
这可不是虚衔!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明显是整顿后重塑行业权威的核心机构,能进入其中的,无一不是德高望重或技艺超群之辈。放在以前,这种位置绝无可能考虑他这样一个“新人”。
陈墨白略一沉吟,便客气地应承下来。他知道,这不是他个人的荣耀,而是背后那股力量(专案组)和其所代表的正气,赋予他的话语权。
下午,更让他意想不到的客人登门了。
来的是两位中年人,一位是京城某重要博物馆的器物部主任,另一位则是收藏界极负盛名、以眼光毒辣著称的大藏家马先生。这两位,是真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他们带来的,是一件用锦盒小心盛放的、器型罕见的明代永乐青花执壶。壶身有一道极其隐蔽的冲线(裂纹),修补手法高超,几乎天衣无缝,但终究影响了价值。
“陈老师,”博物馆的主任开口便是敬称,“这件东西,馆里和馬先生有些争议,对这道冲线的年代和修补程度看法不一。久闻您眼力独到,尤其是对细微处的把握非同一般,特来请您帮忙掌掌眼。”
陈墨白心中一震。请他“掌眼”,对象还是这种级别的重器和人物,这已不是简单的认可,而是近乎“托付”的信任了!
他深吸一口气,戴上手套,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静心凝神,仔细观察。然后,他才小心地捧起执壶,指尖看似随意地拂过壶身,尤其是那道冲线区域。
《鉴古心经》默默运转,“触灵”能力被控制在极其精妙的程度。他没有去感知宏大的历史情绪,而是将全部心神聚焦于那道冲线本身反馈出的细微信息:修补材料的年代感、粘合剂的固化程度、以及修补时工匠那小心翼翼、力求完美的专注情绪残留……
几分钟后,他轻轻放下执壶,摘下眼镜,语气肯定:“这道冲线,是清中期所补。修补者用的是当时宫内造办处的秘制胶料,手法极高明,但距今也有两百余年,胶性已老,虽肉眼难辨,但细微处的应力已有变化。若按明代原品计价,需大打折扣;若作为清修精品,则另当别论。”
他一番话,不仅断代精准,更点出了修补材料和现状的细微差别,听得那位主任和馬先生频频点头,眼中再无丝毫疑虑。
“佩服!果然名不虚传!”馬先生竖起大拇指,“陈老师这一手‘摸’功,真是出神入化!以后有好东西,定要先请过目!”
这一次的“掌眼”,其意义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捡漏或鉴宝。它意味着,陈墨白的专业能力和判断,已经获得了这个行业最顶尖层次的认可和尊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