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家国天下论】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7【家国天下论】 (2 / 6)
        陈茂生也很惊讶,解释说:“分田之初,大家都很高兴,也没说不利于嫁娶。此后我调入总兵府,对下面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也没人上报这种情况。”

        赵瀚一时间也没对策,吩咐道:“立即告之宣教团和农会,让他们多多收集农民意见,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个很大的漏洞,养女儿的人家会吃亏,可能导致不愿女儿出嫁,因为女儿会把田给带走。

        新中国的田政,是以村组为单位,将总额平分给村民。死者收回土地,新生儿立即分田。

        但赵瀚没法这么干!

        隋唐的均田制,已经留下前车之鉴,以古代对基层的掌控力,收回死者的土地是不可能的,那几乎等于每年都要重新分田。隋唐时期的公田,也是每年重新分配给农民,基层官员为了省事儿,干脆每年都维持原样。导致死者的田收不回,新成年的丁田也分不到,最后把唐朝财政给玩崩了。

        农会只是过渡性产物,没有任何官职可言。一旦给官职必然带来腐败,而且与村镇机构效能重叠,官府拿不出那么多俸禄。可若不给官职,随着时间推移,农会干部的积极性也消退了。

        因此,农会迟早是要取消的,或者说是自然消亡,村中事务最后全都归于村长。

        赵瀚当时考虑的是,与其今后分田腐败丛生,不如趁着现在掌控力十足,直接把田分给农民做私产。

        如此,保证每个农民有几亩地,就算多生几个孩子出来,也能把日子过下去。等到地盘扩大之后,再把多余的人口,往北方战乱之地迁徙。

        这样可以获得数十年的农村安定,到时候,再一步步的往海外转移土地矛盾。

        真的,一个田政能顺利实行,并保证数十年的农村安定,就已经算非常厉害的政策了。

        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政权,能纯靠农业来维持田政。

        新中国发展到21世纪,也是用工业来消除土地矛盾。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许多农村的新生儿,已经无法分田了。

        十七世纪的工业却不行,早期工业革命,不但不能缓解土地矛盾,反而还会加速土地兼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