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总得试一试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 总得试一试 (1 / 4)
        对于出国留学然后学成归国的人,尤其是年代越早的,陆道升是三重的佩服。

        第一重,佩服其才智天赋和勤奋努力。

        早年间出国是不容易的,门槛极高,家境殷实还能稍微好一点,能出国无一不是成绩出类拔萃才能做到的。

        学霸、学神这是这类人的常用绰号,用人中龙凤形容都不为过。

        和这些天赋异禀的人才比起来,就陆道升这种靠脑袋不笨加比较读书用功的真不够看。

        对这些人的能力陆道升是佩服的。

        第二重,佩服能回国报效国家,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不得不承认,国外确实有很多先进的知识技术,这些回国人员极大带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就单举一个钱学森的例子,没有钱老,何来两弹一星,何来共和国尊严和和平发展的契机?

        当然,哪怕名声不显,在国家贫弱落后之时,留学归国人员对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这是无可否认的。

        第三重,就是佩服能放弃海外的优渥生活,甘愿降低生活水平。

        邓稼先、华罗庚、李四光、周培源、钱三强等等等等,哪个不是当年留学时的精英翘楚,被外国的导师朋友反复劝说挽留,但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优渥生活,回到了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

        举个例子,194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就聘请华罗庚,年薪1万美金,住小洋楼,配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但1950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头,华罗庚就毅然回到了中国,开始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

        看那时候的老照片,教学楼、礼堂都是老砖房,国内外条件根本没法比。

        但在二十世纪初期及更早,选择留学然后回国的人其实是少数,大多数就走了不回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