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柳正元 (1 / 2)
清晨,没有想象中的欢送仪式,叶云凡、程志言二人孤零零的站在凌云山脚。
早早拜别师父师娘。昨天也向师兄们道了别,只是小师妹估计还在抄着女戒所以没能来送别。师姐又一向清心寡欲,据说十五年前那场轰动一时的生日宴上也只是匆匆漏了一面,这么多年掰着手指头也能数过来见了她几面。
“师弟,终于要离开师门,有没有很兴奋。”五师兄程志言也就比叶云凡大了七岁。牧尘收了六个弟子就程志言和叶云凡年纪相差不大。四师兄也有六十好几,大师兄依着年纪更是都可以做叶云凡的爷爷的爷爷了,牧尘也是因为他们年纪相仿才让他们一起下山。
“师兄,去过秦国国都吗?”
程志言面色一暗,想必想起了一些往事,但很快调整了过来,又像往常一样吊儿郎当的说道:“当初也是你这么大的时候,我第一次下山去的也是秦国。”
叶云凡这才依稀想起在他这具身体八岁时,师兄确实消失了二年。虽然师兄掩饰的很好,但叶云凡还是看出师兄是不想提起这的,就主动岔开话题。
二人一路闲聊,从清晨走到正午,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柳家村。凌云宗地处秦国东边,紧邻乐国。而柳家村便是西进秦国国都的必经之路。
柳家村虽然挂着村名,但却是实打实的一县之实,全村都是前朝投降兵卒。凌云宗本是起到震慑这些前朝遗族的目的,但也因为临近凌云宗的原因这里商贸发达。
通村道路也能八马齐驱,近些年来随着商人落户,整个村子实际修的也有城镇规模了。如若不是京都名令不许筑城,这里恐怕早就竖起了一座新城。
虽说没有筑城,但商人们修起的建筑到与其他城镇没有什么区别,不提全村皆兵,便光是临近有凌云宗也不怕有盗匪来袭。叶云凡刚进柳家村也是颇有些好奇,沿路而来由简入繁,如若不是建筑都还是古风,这一路而来他仿若回到了现代。
一家装饰豪华的酒店门口,喊客小二见叶云凡、程志言二人穿着虽是简谱,但腰间所系佩剑装饰便是不凡,想是游历世间的公子哥连忙扯着嗓子喊道:“二位客官远道而来,何不进小店饮一杯茶,本店可有刚进的上好雨后青笋。”
二人行路多时早已有些乏了,便跟着小二进了店,沿着楼梯上了二楼挑了靠街边的位置落了座,点了些酒肉便继续闲聊起来。
“师兄,这柳家村近些年到发展迅速啊,我沿途看着百姓个个精神抖擞,户户牛羊成群,商人们落户安家,修的建筑也是好生气派。”
“还不是沾了我们凌云宗的光,每年开山门收徒时,那些考生都是住在这最是临近的柳家村,时间久了,头脑聪明的怎么会错过这等发财良机。师弟世间聪明人可不少,所以柳家村才有了现在这等规模。就是现在咱们宗门的一应生活事物,也是就近在这柳家村办了。”
两人虽是闲聊声音倒是压的很低,此事虽不是什么秘闻,但毕竟身处他境,还是不愿惹出麻烦。说来也是奇怪,这家小店二人进来时还只是觉得装饰富丽,直到上了二楼才发现不仅装饰繁华,如此偏远小村的酒店竟然也有唱曲卖艺之人。
不提那带路小二听口音乃是京都人士,店中客人竟也都是操着关中口音,枉若身处都城之中。环顾二楼,无不是穿着华丽之人。有一人却是引起了叶云凡的注意。其他人都是携朋带友,要不就是带着家眷。只有这人是一人独坐。穿着虽也是富庶打扮,但看他点的下酒也只是一盘花生米,二十多岁的面容早已染上红晕,手中酒杯也是一刻不停的往嘴里惯着酒儿。
叶云凡并不好酒,见那人似有察觉,便收回目光继续与师兄聊起闲话。酒足饭饱,结了饭钱。便继续赶路。
二人下山,也没牵着马匹。便是打着一路步行上京的念头。算起路程京都离凌云宗也就半月马程。秦国建国本就与凌云宗有很大关系,若不是避着他国非议,都城怕是会建的更近些。
艳阳高照,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从前朝数代开始中原百姓便有河祭的习俗。据说开始只是在渔夫与摆渡人之间盛行,后来渐渐成了民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