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岭南第一公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岭南第一公子 (1 / 2)
        李青松是岭南大侠李鹤年的独子,不仅长得俊美潇洒,连武功也都是上乘的,为人仗义慷慨,好交朋友,江湖上提起李青松的为人,多有溢美之词,人称“岭南第一公子。”只不过如此风云人物,如今却被这粗大的锁链牵住了自由。甫玉看着眼前的李青松,心里不禁惋惜,这或许都跟衣素素和那本《朱雀经》有关。

        “听说这《朱雀经》是云南圣女峰的圣物,如何还跟前辈有关呢?”甫玉问道。

        “这本经书既不是明教的圣典,也非圣女峰的圣物,它原本属于前朝皇室,”李青松摇了摇头,“当年,蒙古铁骑踏平中原,前朝丞相陆秀夫担着保存皇家血脉的重任。谁知,这蒙古人南侵速度之快,连陆秀夫也都应变不及,遂将皇室宝物封存,以待赵家后人崛起,复收河山。这《朱雀经》便是其中一项。

        当年家父学成下山,路经崖山,见陆秀夫等人为了皇家血脉以命相守,当下心里触动,甘愿留下同守。陆秀夫见家父忠义,深受感动,于是将《朱雀经》交于家父,当时家父誓死与众人同守,于是不受。那陆秀夫于是说道:‘汉人江山眼看覆灭,你我同守,可见忠义。但共死为义,留存亦为义,君子能屈能伸,愿义士留存收复河山火种,供后人取用。’家父听罢,自知责任重大,于是携带经书逃往岭南。

        如此多年以后,家父虽盛名在外,但时刻不忘陆丞相的生前交代,寻求赵氏后人,可寻求多年皆杳无音信,那本经书也封存多年,无人知晓。直到我十八岁那年,无意间在家父的密室里发现此经,出于好奇,偷偷修炼了经上武学,才修至三层,便觉得武功大进,江湖上少逢敌手。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最终还是被家父发现,于是向北而拜,哭道:‘鹤年有负丞相重托,多年未能寻得皇家后人,却被不肖子监守自盗……’

        家父为表忠义,于是提剑就要来杀了我。可我当年毕竟是年少,偷学经上武功也是纯属意外。见父亲要取我性命,于是借机逃离,可这一离家就是……就是整整十年。”

        “前辈无心习得经上武功,有情可原,可这经书为何又落到明教手里,尔后又被圣女峰获得?”甫玉问道。

        “此事还是因素素而起,”李青松缓了缓,“我当年因害怕家父责罪,于是离家,游历全国,广交益友。有一年,黄河泛滥,我与友人路经洛阳,见到许多人因为大水而失去了家园,饿死和染疫的人数不胜数,易子而食的人不在少数。于是于心不忍,跟同行友人一起,劫了官府粮仓。此时,白袍贤者也在此地活动,施粥放粮,民众都说这些白袍贤者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我有些好奇,于是跟着民众到施粥处,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素素。

        素素一袭白衣,容貌秀丽,对着众人总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饥民都说她是观音显灵。我见这女子如此出众善良,心里爱慕。就在这时,朝廷官兵来抓捕劫粮仓的人,我与友人同起反抗,不想因此走散,我为了救同伴,后背也被刺了一枪。

        我为躲避官府追杀,于是连夜带伤逃往城外,可没跑多久,这背上枪伤疼痛难忍,晕倒在地。待我醒转,见在一山洞里,迷迷糊糊地见到一个白衣姑娘,于是说道:‘多谢观音菩萨救命之恩。’那女子听罢,噗呲一下就笑了,后面她说了些什么,我也没听着,又晕倒了。

        此后几天,素素为了照顾我,一直留在我身边,此后,我们心意相通,便私定了终身。后来我和素素游历四方,行侠仗义。直到有一日,听江湖上的人说,家父病重,于是携素素回到岭南。没几日,家父病亡,临死前,吩咐我一定要守好经书,找到赵氏后人。后来,素素提起家父死前交代,我想,既是夫妻,便也是一体,以后多个人守护经书也是好的,于是将经书的秘密告诉了她。

        为了保护经书,我将它分为招式和心法口诀两册,将心法口诀默在心里,便焚毁了。将那本记载招式的经书,仍留在原处,后来我便跟着素素来到了这里。”

        甫玉听罢,心道,怪不得这圣母修炼这经上武功不得其法,原来是少了心法口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