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求计净手亭 (1 / 2)
“诚王?我主已受困城中,若有解围脱困之法,我二人又何必星夜求救于他人?”李荣说道。
“与其讨这引狼驱虎之方,不如自强以备。兵曰:'上兵伐谋',若只凭兵力强弱,不消半月,高邮必弹尽粮绝致亡。可如今朝廷异动,良机天赐,若能尽心谋划,或解此祸。”
“如何能解?”屠硕问道。
“二位可听过烛之武退秦师的典故?”
屠李二人本是军旅粗人,哪懂得引经据典,都摇了摇头。“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合围郑国,眼看就要亡国,郑国老臣烛之武危难之时求见秦王,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之以利害,便说退了秦军,因此化解了亡国之危。高邮若得一能言善辩之士或有一线生机,所谓“诚”拆开即是言成。”道士答道。屠李二人听罢,得知还有此道,兴奋不已,立马都站起身来,作揖恳求道:“愿道长助我等解此危难。”
道士爽朗地笑了几声,说道:“二位无需多礼,若是谈玄论道,贫道或有微末本事,若要论这捭阖诡辩,贫道可就爱莫能助了。”
“道长能掐会算,若不能解此危,这世上还有谁有如此之能?”李荣问道。
“自是另有其人,四方有经略,广博唯无缺,由此往南六百里,有一座山,名曰羽山,山上有座古刹名曰云心寺。你二人要寻的人便在此寺,此人姓甫名玉,人称无缺先生,不仅善纵横捭阖之术,更具运筹帷幄之能,二位若能求得此人下山,高邮之危可解。”
屠李二人心系战事,既有解救之法,自是刻不容缓,谢过道士欲走,谁知这道士将二人拦住,嘱咐道:“二位且慢,此人乃世外奇才,相求之时不可以常礼待之,只可讲百姓苦,莫要提诚王困。”接着,如此这般地又说了一通。
三人正说着话,酒保匆忙地跑了进来,嚷嚷道:“二位客官,不得了了,你们的马快要断气了。”二人惊呼了一声,赶忙跑出门去,只见这马已经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正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看来已经回天乏术了。“这也难为它了,驮着我们二人赶了这么远的路。”李荣说着,心里不禁发起愁来。连这唯一的脚程也失去了,这该怎么办?屠硕干脆就瘫坐在地上,叹道:“这是上天都不佑高邮啊!”
“二位何须如此叹息?此马已疲命,就算不在此地丧命,再往前也走不了多远。”道士缓缓道。
“请道长赐予行脚坐骑,高邮危困若解,不敢忘道长大恩。”李荣说罢,跪下便将头磕在地上,屠硕见状,也俯下身子。
“此时正兴北风,此地离渡口不远,二位乘船顺江而下,不消一日便可到达羽山。这是贫道送给二位的一道锦囊,若苦求不允,可将此锦囊交给此人。”道士说罢,将锦囊交与二人转身而去。
二人听道士说罢,喜出望外,连忙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只听见那道士朗声唱道:“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二人听着,这才发觉此时仍未知晓这道士的道号,一回头,只见天地一片茫茫,哪还有什么道士的身影。
羽山,来自黄山,联属断续,起伏顿挫,奇形怪状,千百万变。传说是神龙之宅,也有说是道人羽化成仙之所。虽然,传说各有来自,但其连绵多变确是真实存在,石门九不锁,八卦阴阳间。
两名身着劲装的大汉,趁着月色在这座山上已经摸爬了一个多时辰。
“怎么又回到了这里,真是邪了门了,如此下去,这得几时才能登上山顶?”屠硕叹道,“唉,不走了,不走了。”干脆一屁股坐了下来。
李荣瞧了瞧屠硕,又抬头看看了层峦叠嶂的大山,“莫说登上山顶,下不下得去还得另说”,说话间,也坐了下来,“受困冤死于此山中,还不如到阵前与那蒙古鞑子战个死活,如此,还来得畅快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