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监牢与县衙 (2 / 2)
知县大人又问:“罪民杨过,你可知你犯了什么罪吗,快快从实招来”;杨过来自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法律常识,而且经常看一些刑侦电视剧,知道有一个犯罪嫌疑人不用自证有罪的说法,核心是你不能要求犯罪嫌疑人自己证明自己有罪,于是就回答:“知县大人,我不知道我犯了什么罪,我也不知道凭什么把握抓到这里”。
知县气得又一拍惊堂木,厉声说:“杨过,你犯偷盗罪,经过我们搜查人脏俱获,旁边这个人就是原告杨山里,你还敢抵赖”;听知县大人说旁边这个人就是原告,杨过扭头看了看这个人,杨山里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面孔白皙,眼睛不停地转动,看起来很精明,杨过说:“知县大人,我是冤枉的,这个人诬告我”。
杨山礼一听杨过说自己我告他,立刻竟说:“你胡说,明明是你偷了我家姥爷十五贯钱,藏在你房间的书橱里,你还敢抵赖”;杨过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怎么发生的,十五贯钱是多少,但他听出来杨山里的话里有问题。
根据现在刑侦理论,侦查过程是保密的,不能像任何人泄露,只有在法庭上才能出示,知县大人根本没出示这些证据,这个杨山里怎们会知道得这么清楚,而且还具体脏物的藏匿地点,心里有了底。
杨过说:“知县大人,我怀疑县衙内有人串供,事先把侦察过程透漏给原告”;听杨过这么说,知县头脑发麻,说县衙内有人和原告串供,就等于说自己和原告串供,这可是重罪呀,乌纱帽保得住保不住另说,恐怕自己下半辈得把牢底坐穿。
知县气得一拍惊堂木站了起来,厉声说:“杨过,你有何证据说县衙有人串供,你要诬陷本县,罪加一等”;杨过不慌不忙的说:“知县大人,按大宋法律,刑事侦查过程应该保密,杨山里怎么会对侦查过程这么清楚,居然说去了脏物的具体藏匿地点,按理我如果偷到了十五贯钱,应该藏匿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只有知县大人有权搜查,也就是说只有知县大人知道具体的藏匿地点,他如何知道的这么清楚”。
听杨过这么说,知县又坐下了,杨过说的有理,这个杨山里怎么呢知道的这么清楚,马上追问:“杨山里,你是从何处知道的这么清楚,知道十五贯钱藏在书橱里哪,从实招来”。
杨山里恨不能抽自己几个嘴巴子,自己怎么能这么说那,被这小子抓住了把柄,情急之下顺嘴说:“我,我,猜的,我猜到他把钱藏在书橱里”;知县一听气乐了,说:“你猜的,我怎么猜不到,我办案十几年,手上经过几百个案子,一次都没猜准哪,分明是你心中有鬼,来呀,大刑伺哄”。
过来几个衙役,把杨山里架上一个木板登上,捆好了就要行刑,杨山里看着碗口粗的大棒子,吓蒙了,大喊道:“知县大老爷,且慢动刑,我全招了,是我栽赃陷害这位小哥”。
原来,这个杨山里是县里一个刘员外家的管家,与刘员外的一个小妾私通,不知怎么被刘员外家的长工杨过发现了。杨过私下里威胁杨山里拿钱平事,否则就会把这件事捅出去。
杨山里心想这要是刘员外知道这件事,一定会打死自己,按大宋法律私通这种事,只要证据确凿,打死你官府是不过问的,没办法一次一次的筹钱给杨过,没想到这个杨过欲壑难填,没完没了的要钱,自己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也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自己把十五贯铜钱放在杨过家的书橱里,诬陷他偷盗了刘姥爷的十五贯钱。
最后,这个杨山里说:“求知县大老爷开恩,念我是初犯,也是被逼无奈,从轻发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