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伐南唐 (1 / 2)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面对李煜苦苦哀求后,赵匡胤冰冷的甩下的一句话。
李煜,南唐的第三任老板,也是最后一个老板,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治国平天下,是啥也不会,国家大事对李煜来说只能用一个字概括“俗”。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谈经论道才是头等大事。
不过李煜还是很重视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的,不喜欢归不喜欢,但该干的还得干。就像我们上学一样。责任这玩意推不掉,也躲不了。
相比之下,赵匡胤就是个好学生了,他喜欢上学。
在赵匡胤心里,既然李煜同学不喜欢,那就把他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痛给我吧,我很喜欢。
古人在任何时候打仗也不会忘记找借口,而这次赵匡胤的借口比攻打后蜀的还敷衍,赵匡胤怪李煜开封陪他。经过双方礼来我往的互相邀请和婉拒。赵匡胤的耐心到了极限。
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不朝为辞(来朝不就没命了),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中路曹彬与都监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长江东进。
赵匡胤决定南伐时,李煜并不知情,为了保住基业,还在背地里不断的给赵匡胤钱,在他看来,钱似乎可以满足赵匡胤,但却不知真正赵匡胤看中的是他脚下世代相传的土地,当然他手上的钱也在范围内。
由于赵匡胤打的是闪电战,李煜刚缓过神,宋军就已经打过长江了。当他看见宋朝士兵打进了家门口,刀架脖子上,李煜着急了。一度柔弱的李煜终于和宋朝撕破脸,雄起了一把。把原先的国主称号改成皇帝,并立刻调度全国兵力,希望能挽回局面,可惜他清醒的太晚了。其实宋军之所以这么快,这里面很大功劳都是李煜自己的。
在绕道攻打南汉时,宋朝兵力空虚,只要李煜出兵,截断道路,或者攻打宋朝,宋朝必元气大伤。李煜可能没想这么远,但他属下都是打过仗的,有多位将军苦苦劝谏李煜攻宋,更有甚者以死相逼。
但李煜目无表情,一言不发。很快,他下了个命令:砍头。在李煜看来,砍几个人没什么。那只是对他不重要而已,对国家那可是要命的。因为这些被砍的人都是战绩卓越,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但凡这几个人在的话,赵匡胤伤敌一千也得损八百不可。
南唐已经置于三面包围之中,瓮中之鳖岂有翻身的道理。,李煜过于依赖长江天险,坐失利用宋军渡江时反击的机会。十月,宋军顺利渡过长江。采石、秦淮河、皖口三战,南唐屡战屡败,在长江中游的精锐兵力全部丧失。
开宝八年三月,宋军攻至金陵城下,都城金陵陷入合围之中,后主急召外地军队救援金陵。
南唐被打的很惨,陆军算是死光了。江西朱令赟的十五万水军,是李煜的最后希望,他立刻诏令前来救援。
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朱令赟在得知消息后,心中很纠结。军中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见,一个是固守城池,原地不动。另一个额,就是就金陵了,谁都知道,宋朝的水军就在那等着。如水中巨蟒,等着一口自己这条大鱼。二选一的题目是世界最难的题目,主意很难拿,但也不得不做抉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