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陈年旧案 (3 / 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 陈年旧案 (3 / 13)
        后来,朱棣反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这王位,让方孝孺写诏书,可是方孝孺不从,最后被处死,当初姚广孝以方孝孺为托,说道:“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而朱棣夺取天下之后。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残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而他这一死,受到牵连的人多达八百七十三人,也算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案。

        对于方孝孺的死,这后世对于他评价那是不一的,有些认为他是一种观点是秉承前说,将方孝孺定位为忠节奇儒,而另一种新出的说法却将其称作愚忠的典型。建文帝即位后,着手削藩,方孝孺积极参与其事,削藩弱宗本是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题中之意,此事上关皇位大统,下系黎庶福祉。而燕王朱棣以藩王身份篡逆大统,破坏的是立嗣以嫡以长的成宪,用今天的术语而言,就是破坏了宪法。

        方孝孺在燕王攻破南京城后,以不奉诏而身死,其实这不是殉于一家一姓,也不是愚忠,方孝孺之死,乃是死于维护成宪,维护制度。身死于削藩,在历史上,方孝孺不是第一个,其前有西汉文帝时的晁错,在其同时有黄子澄、齐泰等人,方孝孺之所以更为出名,一是因为方孝孺案株连人数之),二是因为方孝孺文名之盛。至于方孝孺在削藩一事上的失误,当然也是明显的,此节已被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论定为帝暗臣疏,在此也无妨提及,在此前,高巍已上言,削藩宜用贾谊分建诸侯之说和主父偃推恩之策,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方孝孺作为建文帝倚信的大臣,却未能使建文帝听服高巍的建言,而其后遂有燕王靖难之祸。、

        可是王钰并不知道这点,这心里也琢磨原来这方孝孺那是被朱棣给处死了的,自己这怎么又能帮她去平反?

        不过,现在朱棣已经驾崩,而朱高炽已经继位,而且朱高炽则已经大赦天下,正如方怡所说的那样,她也就是这个时候才会给自己的爷爷平反。

        王钰这个有些头疼了,当下这问道:“岳父,你说要是我打算为这个方孝孺平反的话,有没有这个可能?”|

        平反?

        欧阳慕名惊讶道,然后这摇摇头这想必并不容易,毕竟当初他可是被先皇给定罪的,而且受到牵连的足足有八百多人,这平反的话那岂不是说先皇错了,如此一来,这皇上愿意吗、”

        这话一出,王钰还真有些不好说了,为他平反,那就是说朱棣有错,可是现在朱棣都已经死了,朱高炽当了皇上,要他为这方孝孺平反,说自己的老爹错了,这估计多少有些不可能吧

        想到这里,王钰这多少感觉有些这事情难做。

        见王钰如此,欧阳慕名这心里多少也明白了,王钰还真打算给这方孝孺平反,当下立即道:“钰儿啊,这事情你可不能去搀和,这毕竟都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了,这方家的人也没有剩下什么人了,这平反还是不平反,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事情去得罪皇上”

        欧阳慕名这也是关心王钰,这有些事情也不是他可以过问了的,特别是方孝孺的案子,这案子去牵扯的人很多,即便是朱高炽,估计也不敢轻易的下结论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