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汉相持在贺州 帝后初定谋江南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汉相持在贺州 帝后初定谋江南 (1 / 4)
        攻克连州之后,潘美开始筹划攻打贺州。和禁军将领们料想的一样,王栋也觉得贺州应该是重点防守。

        行军路上,王铭和其他部将请教潘美,那个潘崇彻到底厉害在哪里?潘美是个很用心的人,当年在董平手下为将之时,受他的影响很大,带兵打仗之余苦读兵书、精于专研。要不然,怎么能淘汰阮虎的得意弟子、箭术出神入化的丁忠汉而成为麒麟将呢!连刘承讯都没有听说过潘崇彻的时候,潘美已经知道岭南有这个厉害人物了。

        潘美解释,你们看四州成犄角之势,相互依赖又能相互驰援。潘崇彻如果在,此四州定然不会像木桩一样被我们各个击破,弄不好被他折腾的首尾不能相顾。那么,要攻破伪越就得起四到五路大军,在南岭漫长的沿线发动全面进攻,让伪越先首尾不能相顾,以绝对优势压垮他们。

        潘美说的就是秦末时秦国攻灭南越国的策略。潘美不忘恭维皇帝,吾皇陛下坐镇于中原,天威已经君临南岭,陛下的使臣早于我等,已经来过昭州,劝潘崇彻归顺朝廷。潘崇彻虽不愿去汴京,亦向陛下表明心迹,只想终老于昭州,不再问朝政之事。有和潘美一起去见潘崇彻的部将,想起什么,问道,“莫非那封信……”

        潘美点点头,“你猜的不错,是陛下给他的书信。”

        部将们笑说,“潘大人都敬仰的、一定是厉害的人物!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敢与陛下的天威对抗啊!”听潘美如此一说,军队士气更加旺盛。

        行军数日,已经进入贺州地界。贺州的守将张博会和朱涛是卢琼仙和黄仙芝的干儿子。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认爹认娘似乎很平常。卢琼仙今年二十八岁,干儿子张博会都已经四十八了。这些人为了当官,连命根子都可以不要,认个娘帮自己飞黄腾达又有何妨呢?九品以上官员必须阉割,南汉官员都得先生几个儿子才会出仕。更为搞笑的是,张博会儿子已经三十有一了,得叫卢琼仙奶奶,张博会十一岁的孙子管卢琼仙叫老祖宗。

        当然,认娘是有好处的。作为潘崇彻的部将,潘崇彻一抹到底,而张博会却官运亨通,担任贺州防御使、刺史,授侍中,统领十万大军。不过张博会显然比潘崇彻差远了,潘美在打“木桩子”,都城的援军好歹还去昭州城边转了一圈,贺州守军愣是连动都没动。

        张博会听说中原汉国攻打昭州和桂州,反正他是贺州防御使,只要贺州没有来上面的命令,其他的就当不知道。虽然没有能力,可他也算纯臣一个,把财产、妻儿都往都城送,剩下自己一个人在贺州。反正生无可恋了,决定与贺州共存亡。

        中原汉国没有歌舞升平因为皇帝忙着打仗,岭南汉国没有歌舞升平因为除了皇帝,官员们都没有了欲望。中宗刘晟的用人之策,虽然变态,但是似乎有用。杀光王爷给国家减少了开支、又稳固了皇位,建立海军打劫商人充实了国家财政,官员全阉割……加上天然的地理优势,若不是刘晟死的早了点,换成了刘鋹,攻灭南汉国的难度真是不小。

        中原汉军临近贺州城之时,守卫贺州的岭南汉军出城迎战了。毕竟有十万大军,张博文还是很有底气的。攻南汉以来,第一次遇到敌军出城迎战的情况,潘美着实警惕了。他心知敌军人马不少,立即命令禁军步兵列阵,以武平军殿后。贡献赢得信任,这一次潘美没有把武平军拿去当炮灰,而是让他们躲在装备精良的禁军后面。

        两国已经交战,不需要啰嗦了,双方击鼓进兵。张博会敢与潘美对阵而战,是欺负潘美远道而来,兵又少。岭南汉军看似布阵整齐,与禁军相距百余米的时候,张博会看不出来的东西显现出来了。中原汉军步兵的箭阵密集地射向敌人。这箭阵对付骑兵都行,对付步兵更不在话下。

        治军严谨的潘崇彻已经近四年不管岭南部队了,部队军纪废弛,战斗力下降。最要命的是,对手的箭射来之时,自己的箭手还没到射程,等于给人白剃头。张博会还以为人数是对手数倍之多,能占到便宜,不想白日梦瞬间被打碎了。

        张博会见前军难以抵挡,好歹跟着名将混了十余年,指挥中军和后军有序退往贺州城,来个丢卒保车。张博会命令副将先撤,自己指挥一部分中军人马接应败退的前军,匆匆往贺州城撤退。

        敌军突然撤退,潘美也防有诈,适当追击后、鸣金收兵。贺州首战告捷,潘美将南汉军打进了贺州城。潘美对部将们说,“看着敌将指挥有序撤退,还是有两把刷子,应该不会固守自闭。”

        南汉军退回城中,王铭继续自己的拿手好戏,取木石建高台,准备攻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