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刘骏重权 子业暴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 刘骏重权 子业暴虐 (1 / 2)
        孝武帝刘骏前期也是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位十二年,前期加强中央集权,事必躬亲。继承前朝的政策之外,又实施新政,国力一度有中兴之状,并在青州之战中击败了北魏的侵袭。但是他目睹刘劭作乱,刘义宣反叛之后,深深感到皇权急需加固的重要性。

        其实自从刘裕称帝以来,鉴于东晋时期藩镇势力巨大,对朝廷造成极大隐患的教训,所以大封子侄出征要地,他的儿子们都是封疆大吏,刘义隆也是从荆州起家的,但是刘裕也考虑到西晋的八王之乱造成的后果,于是在州级刺史身边加设典签一职,用以监控诸侯。刘骏上位后更加提升典签的权力,典签都是皇帝心腹之人担任,往往能凌驾刺史、藩王之上,其时被人称为典帅,到后来甚至导致世人只知典帅不知刺史。

        刘骏对父亲刘义隆之死深有体会,于是加紧裁撤东宫势力。刘宋一朝从刘裕开始就不断加强东宫的势力,用以凌驾藩王之上,设置了太子仆射七人,太子旅贲十人,一系列武官入卫东宫。刘义隆时期更是把太子亲兵增加到万人,可是带来的结局却是太子率亲兵谋反弑父。于是刘骏上台后,怕重蹈覆辙,开始大肆裁撤东宫卫队,东宫属官人数,又设立卫尉、武卫将军,武骑常侍等职位用以加强皇城力量。

        由于刘义宣的谋反,更加使得刘骏感受到藩王的威胁,于是便开始了限制藩王的改革,刘宋建国始,宗室藩王势力就很强大,从中央到地方皆是如此,在朝廷里,藩王可以担任录尚书事,在地方上往往出任州郡长官。当时声名最盛的当然是朝廷录尚书事、太傅、大司马、江夏王刘义恭了,明哲保身的他当然明白这位侄子皇帝的意图,于是他坚决拥护刘骏的一切决定,主动让出录尚书事,并提出限制藩王出镇边疆,降低藩王待遇等九条意见。刘骏立刻表示同意,然后直接取消了录尚书事这一职位,设立尚书令,有其实无其权。接着又让人把刘义恭的九条意见增加到二十四条,极大的限制了藩王、刺史们的权力。

        刘骏又鉴于荆州、扬州地位太重,于是分荆州一部分成立郢州;再分荆州、广州一部分合并成湘州;又从扬州分出东扬州来;在淮河南北重新设立二豫州。然后又裁撤各州军府以及荆州的南蛮校尉。同时限制州郡长官的生杀大权,凡是牵涉人命的处理,必须报与朝廷,由朝廷定夺。再把州郡长官的任期由十年降低为三年,一系列改革之后,他让自己的儿子们出镇地方,那些五六岁的孩童纷纷担任州郡长官,成为南朝很奇特的现象。

        虽然改革有助于加强皇权,但是官员流动性增大,造成了官员在有限的任内不断对百姓盘剥,百姓困苦不已。州府军力的裁减,特别是南蛮校尉的取消,导致帝国西南蛮乱再起,而且不断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刘骏不但不信任宗室,连世家大族也极其不信任,于是提拔众多庶族出生的官员入主中枢,刘裕当年奠定的寒人掌机要的格局更加强化了。

        刘义宣的叛乱让刘骏更加不信任宗室藩王,特别是有实力的藩王,他统治期间,经常有宗室藩王因为各种原因被废黜甚至被赐死。他的六弟,曾经帮助他平叛,立有大功的竟陵王刘诞却是他最为忌惮的一位藩王。

        刘诞自幼聪慧,武艺超群,在元嘉北伐、讨伐刘劭、平定刘义宣的叛乱中都立有大功,此时身居侍中、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刘诞喜好武事,经常在府内演戏军事,又藏有大量兵甲器械,这无疑触碰到了刘骏的逆鳞。

        于是刘骏决定外放刘诞,先让他出镇京口,后来又觉得京口离建康太近,一旦有变威胁甚大,又把他迁往江北的广陵。刘诞自知受疑于皇兄,于是拼命巴结讨好,宣誓效忠,但是仍然不能安刘骏的心。

        由于刘诞性格刚烈,所以得罪了不少朝臣,而朝臣们也都是见风使舵的货色,眼见皇帝要找借口处理刘诞,于是纷纷向刘骏告发刘诞要谋反。刘骏借机发难,于当年四月指使有司弹劾刘诞,并在有司的“极力要求”下,下诏贬刘诞为侯爵,遣回其封国竟陵。

        同时阴狠的刘骏,竟然打算直接铲除掉刘诞,于是他任命垣阆为南兖州刺史,让垣阆和给事中戴明宝以赴任路过的名义进入广陵,趁机袭杀刘诞。而刘诞对此丝毫未有防备。戴明宝在抵达广陵当夜,便通报王府典签蒋成,让他在次日清晨时打开城门接应。蒋成却在无意中走漏了消息。刘诞这才惊觉,忙召集亲信随从数百人,连夜拿下蒋成,随后勒兵自卫。垣阆、戴明宝不知事谋已败露,次日一早便率数百精兵抵达城下,但直到天亮也不见城门打开,才发现城上已有戒备。刘诞亲自在城头斩杀蒋成,随后通过焚烧兵籍、赦免囚徒等方式募集大批壮士,交由心腹统率,出城攻打垣阆。垣阆在混战中被击杀,戴明宝则狼狈逃归建康。

        刘诞的自卫反而给了刘骏起兵讨伐的借口,于是启用老将沈庆之,让他带兵出征。刘诞也不是好相与的,既然已经撕破脸了,一不做二不休,他不散在广陵城外坚壁清野,又加筑广陵城防,同时发檄文于天下,声讨刘骏无罪却清除宗室,甚至把刘骏好色、淫乱的宫闱丑闻也抖露出来,刘骏大怒,斩杀了刘诞在京口的故旧亲信上千人,并派出使者让沈庆之迅速攻城。

        但是事情不巧,从四月开始,天公连降三个月的大雨,沈庆之无法攻城。刘骏愤怒,再派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兖州刺史沈僧荣共三路大军会同沈庆之一起作战。

        刘诞见到大军围城,知道迟早城陷,于是打算北逃北魏,他率领八百亲卫以出城交战为借口,向北逃去,结果刚到海陵竟被沈庆之的部将戴宝之拦截,一番激战后,刘诞逃回广陵城。原来沈庆之早就猜到刘诞会弃城北逃,于是派人在此拦截。

        刘诞逃跑失败,只得继续据城死守。当时广陵城中人心浮动。刘诞麾下将吏如参军何康之、队主马元子、幢主索智朗、公孙安期,纷纷逃出广陵,向朝廷大军投降。邵领宗甚至暗中联络沈庆之,阴谋率死士袭杀刘诞,结果因事谋败露而被杀。刘诞为了聚拢人心,先是提升将吏品秩,继而又筑建盟坛,与他们歃血为盟。将吏皆高呼万岁。

        刘骏为了尽快攻取广陵,又命屯骑校尉谭金、虎贲中郎将郑景玄率羽林军增援前线。他不断催促沈庆之进军,还在军中悬下赏格,许诺能生擒刘诞者封为食邑一千户的竟陵县侯,率先攻上广陵者则封为食邑三百户的建兴县男。

        几个月的攻防后,沈庆之终于对广陵城发起了总攻。他身先士卒,亲率诸军攻破广陵外城,而后又乘胜攻进内城。刘诞逃入后园,结果在桥上被队主沈胤之所部追上。他举刀自卫,却被沈胤之一刀砍中面部,负伤堕水,随即被拖出杀害,首级传送建康,时年仅二十七岁。母亲殷氏、妻子徐氏皆自杀。世子刘景粹虽已藏到民间,但仍被搜出杀害。

        刘诞被灭后,刘骏欣喜若狂,当日便宣布解除京师戒严,乘车驾出宣阳门,命群臣高呼万岁以庆贺。他还将刘诞革除出宗籍,贬其姓为留氏。刘骏见广陵坚守四个月才被攻下,认为广陵城中百姓都是刘诞的支持者,于是下诏对自己的子民进行屠城,命沈庆之将广陵军民悉数斩杀。沈庆之心有不忍,上疏力谏。刘骏遂将城中女子全部犒赏军士,身高不足五尺的男子予以赦免,其余悉数处死。死者多达数千人,尸体尽被堆作京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