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拓跋焘 一统北方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 拓跋焘 一统北方 (4 / 5)
        北燕是当年后燕惠愍帝慕容宝的义子慕容云所建,慕容云原名高云,乃是高句丽人,北燕建国开始政权就掌握在权臣冯拔手中。高云为此始终惴惴不安,于是他豢养一批亲信宠臣、死士追随左右,用以保护自己安全。然而其中最亲信的宠臣班离、桃仁两人却被冯拔收买,乘其不备的刺杀了高云。随后冯拔再以平乱为由,诛尽高云身边宠臣死士,然后自己继位天王,改元太平。

        北燕势力弱小,本来对北魏不构成威胁,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加上北燕常与刘宋跨海往来,始终是个祸患,于是北魏大兴二年六月,魏帝拓跋焘乘冯拔去世,北燕内乱时发兵伐燕,七月,拓跋焘至濡水,遣安东将军奚斤征发幽州民众及密云丁零族万余人,运送攻城器具,出南道会师于燕都和龙。拓跋焘经辽西至和龙,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郡降于北魏。拓跋焘用其民三万人挖围堑以困和龙。

        八月,被围困月余的北燕国主冯弘派数万人马出城挑战,为魏昌黎公拓跋丘、河间公拓跋齐所击破。北燕尚书高绍率万余燕军保羌胡固,拓跋焘攻之,并斩杀高绍。魏平东将军贺多罗率军攻打带方,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打建德,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打冀阳,众军皆取得大胜。

        大兴四年正月,冯弘遣使议和,同意向大魏称臣,并献上幼女做拓跋焘的妾室。拓跋焘同意议和,但要求北燕送太子冯王仁入朝侍奉,冯弘拒不接受。散骑常侍刘训对冯弘谏言道:“我国已向大魏称臣又通婚姻之好,却不遣太子入朝侍奉,魏主若因此降罪,社稷危已。昔日刘禅凭借重山作为屏障,最终落得衔璧投降;孙皓倚仗长江天险来拒敌,最终还是归顺晋朝。况且如今魏国强大胜过晋室,我们燕国势力弱于吴、蜀,愿主上能够遣太子入朝,以奉大国诏令。而后励精图治,整兵立民,则我社稷可保持矣。”,冯弘不听,反怒而杀之。

        拓跋焘见冯弘不愿遣太子入朝,便令乐平王拓跋丕等人率兵再次前往征讨,北燕国内剧震。太常阳岷再次劝说冯弘向北魏请罪求降,让太子冯王仁入朝为质。但是爱子心切的冯弘却说道:“孤不忍心父子离散,倘若国土不保,孤欲东附高句丽,等待天下有变再回中土。”。

        阳岷跪谏道:“魏军全力来攻,我社稷将要不保。高句丽乃是夷狄,狡诈无信之国,怎能投奔于它,如此他日必有大祸。”,冯弘不听,并秘密派人联络高句丽请求归附。

        高句丽王得到冯弘意图归附的消息后大喜,他派将领葛卢等人率领部众迎接冯弘,葛卢在和龙大肆掠夺一番后带着冯弘东走高句丽。谁知冯弘到了高句丽却大受屈辱,高句丽王以下臣之礼待之,又劫持其太子冯王仁。

        冯弘后悔莫及,但也无可奈何,于是打算渡海南归刘宋,谁知消息泄露,高句丽王竟让人杀尽冯弘亲属,并处死冯弘,再将他的首级送往北魏邀功。

        北燕灭亡,立国三十年。不过冯弘子孙中也有幸免于难的,其中一支后来归降了北魏,文明皇帝拓跋濬的皇后,即后来孝文帝元宏的祖母,大名鼎鼎的冯太后便是冯弘的孙女。这位冯太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可以说是最有作为的皇太后了。她的一身充满传奇色彩,他与孝文帝元宏一起完成的汉化改革,对于北魏甚至天下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史称“太和改制”!

        还有一支约三百人在冯弘之子冯业的带领下,历经千难万苦,浮海万里终于归附了刘宋,其后南北朝时期岭南赫赫有名女将令冼夫人的丈夫冯宝即是北燕皇族后人。

        北魏延和二年,拓跋焘再灭氐人杨氏建立了一百多年的仇池国。

        北方群雄皆灭,盘踞河西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陷入惶恐之中。沮渠部原本为匈奴一部,吕光建立后凉后,沮渠族人投归后凉。吕光死后后凉内乱,河西建康太守段业的部将沮渠蒙逊劝段业自立,从而北凉建立。后来沮渠蒙逊利用自己的威望,并用计铲除了段业,自立为王。北凉在其领导下攻灭了南凉的秃发傉檀、西凉的李歆,统一了整个河西地区,国势一度强盛。沮渠蒙逊的外交手段灵活,他分别向北魏与刘宋两面称臣,皆获册封为河西王。但是面对北魏国势日益强大,沮渠蒙逊决定遣女和亲,开始正式归附北魏。

        沮渠蒙逊此时已经病重,死前传位其子沮渠牧健,并让他完成和亲称臣的任务。沮渠牧健忍着悲伤把妹妹兴平公主嫁给了拓跋焘。拓跋焘见此十分高兴,他把兴平公主封为右昭仪,并派高平公李顺到北凉封沮渠牧犍为都督凉、沙、河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车骑将军,凉州刺史,并加号为河西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