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拓跋焘 一统北方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 拓跋焘 一统北方 (2 / 5)
        崔浩继续献计道:“夏季之时,柔然分散放牧,秋天牲畜肥壮,方才集中,到时我大军出其不意,大举袭击,必定成功,就怕诸将不肯深入,不能全胜。”。

        拓跋焘根据崔浩“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谋略,果然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柔然主力溃败,提出和亲。很长时间再也无法南下杀掠。但也正如崔浩所担心的,当魏军进到琢琊山,诸将怕有伏兵,劝拓跋焘停止进军。魏军班师后得到情报,前方一百里不到就是柔然残部所在,拓跋焘后悔不已,因此也使得数十年后柔然再次死灰复燃。

        胡夏真兴七年,北魏始光二年,胡夏武烈皇帝赫连勃勃病逝,太子赫连昌继位。赫连勃勃残忍好杀,晚年更是如此,他常常持弓站在城头向城下射箭,以杀人为乐,因此民心离散,又因诸子争权,国中内战动荡,国力已大不如前。刚刚解决了柔然威胁的拓跋焘,听闻赫连勃勃已死,顿时觉得灭亡的胡夏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胡夏与北魏乃是世仇,自从赫连勃勃得势以来,两国一直攻伐不断,但是彼此都无法消灭对方。胡夏后期,国力衰弱,拓跋嗣在位时就想发兵灭其国,怎奈因为刘宋与柔然的牵制而未能如愿。如今刘裕已死,刘宋又逢新败无力北伐,柔然主力也被消灭,数十年都不能缓过元气。少了这两方面的掣肘,又闻赫连勃勃去世,拓跋焘直呼“天助我也!”。

        崔浩乘机上书言道“往年以来,荧惑星守住羽林星,并都形成钩己之状,预卜了秦的灭亡。而且今年五星一齐出于东方,这是有利于西伐的征兆,天应人和,时机到齐了,不可失去这个机会啊。”。

        拓跋焘见天时也有利自己,大喜过望,连忙下令奚斤率兵五万从河南进兵,攻打蒲板、潼关,进而攻取关中;自己亲自领兵五万,向东跨过黄河,直击胡夏腹地统万城。

        拓跋焘亲率轻骑一万八千为先锋渡过黄河突袭统万城。时值冬至,赫连昌正在大宴群臣,听闻魏军突然杀到,上下顿时惊恐不安。拓跋焘的部队到达黑水,离城三十余里,赫连昌才仓促出战。拓跋焘亲自驰马向前奋力攻杀,赫连昌战败逃入城中,未来得及关闭城门,北魏士兵乘胜进入城,焚烧西门。统万城内城也十分坚固,魏军无法攻破。只得分兵四面掠抢外城居民,杀死、活捉数万人,牲口牛马达十几万,迁徙一万多家居民而归。

        与此同时,奚斤也出其不意的攻进了关中,从而进逼长安。夏帝赫连昌连忙分兵给弟弟赫连定,让他去长安御敌。得知守卫统万城的夏军主力分兵去救长安,拓跋焘再次席卷而来。

        魏军渡过君子津,拓跋焘再次亲率三万轻骑为先锋,兼程而行。群臣纷纷劝谏道:“统万城坚固无比,陛下每每亲自统帅先锋,万一不能克,将会陷入危局,不如等步兵与攻城器具汇集再攻打不迟。”。

        拓跋焘摇头道:“用兵之策,攻城为下。等到攻城器具出现,贼军必定严防死守。朕用轻骑进攻,敌军自会轻敌,朕再用羸弱之师去诱敌出战,到时朕必可活捉赫连昌。而且将士们离家两千里,又有黄河之隔,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决战于我方有利,攻城于我方反而不利。”,于是亲自率军突进。驻扎在黑水,把兵分置在深谷中埋伏起来,而只用少数兵力开到城下。

        胡夏的将领狄子玉见到北魏军队来攻,意识到胡夏亡国不远,于是私下投降了拓跋涛。狄子玉告诉拓跋焘,北魏大军再次逼近统万后,赫连昌已经命人召回赫连定,但是赫连定却认为统万城无比坚固,魏军不可能攻下,等他活捉了奚斤后,再率兵回援,到时内外夹击,可一战而胜。

        拓跋焘听完大喜,连忙命羸弱的军队逼近统万北面,再命令其弟永昌王拓跋健与扶军将军娥清各领五千魏骑四处劫掠统万周边居民,做出物资匮乏之状。然后命人假装降兵,逃入统万城内,声称魏军粮草已尽,后方大军以及辎重还未过河。赫连昌果然中计,他亲率三万骑兵出城迎战。

        见夏主率军亲出,北魏司徒长孙翰等人建言道:“胡夏骑兵战阵悍勇,我军应避其锋芒,等大军赶到再与之决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