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 即帝位 晋亡宋兴 (4 / 4)
司马德文乃是晋孝武帝的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胞弟,他自幼恭谨聪慧,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词。当日听闻“昌明之后有二帝”的图谶出现后,就疑心刘裕会加害皇兄,于是时刻伴其左右,设法护持。怎奈自己突然患病,只得搬出宫禁,后来晋安帝果然死于非命。这样一位聪明睿智的帝王,只恨生其不逢时,对于改朝换代早已无能为力!
文武百官携带着禅位诏书来到相国府中,而刘裕也同前世权臣篡位时表演的谦卑戏码一样,诚惶诚恐的三次推辞,皇帝四次下诏,最终为了不负民望,“万般无奈”的接受了诏书!
次年元旦的清晨,刘欲身穿大红色镶金衮龙吉服,头戴冕旒率领文武百官来到了建康城郊受禅台处,此台高达二十丈,为了有别于桓玄当年筑台于南郊,刘裕命人建受禅台于建康东郊,也有旭日东升之意。
此刻受禅台上紫烟缭绕,晋帝司马德文手捧传国玉玺早已等候在台上。一群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礼官分成两列站在受禅台的台阶上。受禅台下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三十万齐整列于台下的雄武士卒见到见到刘裕到来,热烈而又整齐划一的山呼“万岁,万岁,万岁...”声音响彻云霄!士卒前端站着全国各地的元老士绅代表,以及南方各族的夷王、酋长,向刘裕臣服的河西诸凉国、西秦、北燕、高句丽也派来了王公使臣。
刘裕一脸严肃的缓步朝台上走去,随着他一步步登上台顶,台下的气氛也渐渐达到了高潮,正可谓钟鼓齐鸣、人声鼎沸!数十万将士、文武、士绅、使臣都以能亲自目睹此刻的盛事而感到无比的荣幸!
刘裕即将登顶,在礼官的举手示意下,台下数十万人竟然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内心的澎湃。不过内心澎湃的不止台下众人,此刻的刘裕也是心情激荡,阵前面对数十万敌军面不改色的他,这时竟然需要握紧着藏在宽大衣袖中的拳头,而使自己镇定,不至于“行差踏错”,但是越接近受禅台的顶端,刘裕的心反而越是平静了下来!
此刻,晋帝司马德文正捧着传国玉玺难掩悲伤之情的站在刘裕面前,按照自古禅位的程序,刘裕应当先对着晋帝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跪接传国玉玺,起身之后面朝台下,再接受逊帝的三跪九叩大礼,之后接受台下群臣的顶礼膜拜!
而刘裕却一改前例,泰然的从晋帝手中直接拿起传国玉玺,并低声说道:“皇帝不易做,整日为社稷殚精竭虑,汝已疲惫,朕愿为汝分担!”。随即转过身来面对台下。司马德文见此为之一愣,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台阶上的首席礼官鸿胪寺卿张珪,也因刘裕不按套路行事的举动而愣了一愣。片刻后才转身对台下吟道“凤舞祥麟,宋承晋统,四海升平,狼烟尽消......”,台下众多礼官随之高呼!司马德文连忙绕到刘裕身前三跪九叩,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欢声雷动,山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
刘裕捧着玉玺,面对高台之下,用他浑厚的王者之音朗声道“晋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裕。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暂旷,遂附群议,恭兹大礼,微以寡德,托于亿兆人之上......敬简元日,登坛受禅,告类上帝,用酬万国之情,克隆天保,永祚于宋!”。
晋朝至此正式灭亡,五十八岁的刘裕奋斗一生终于称帝,他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刘裕定年号为永初、大赦天下、追谥先妻臧爱亲为武敬皇后、封长子刘义符为皇太子、刘义符之母张夫人为贵妃、次子刘义真为庐陵王、三子刘义隆为宣都王,余子皆封王爵,文武百官各有加封。同时追封其父刘翘为宋孝皇帝、生母赵氏为孝穆皇后、继母萧氏为孝懿皇后!
刘裕十七岁从军,身经百战,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凭借自身奋斗,披荆斩棘不断突破自己,一步一步终于达到了人生的顶点,同时也是这世间的顶峰。此时的宋国,五分天下有其三,乃是当世第一强国,而刘裕则超越前秦天王苻坚成为十六国时期第一雄主!
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北魏南边边镇奉上刘裕改元赦书。当时拓跋嗣正在东南舄卤池射鸟,听说这事后,派马召崔浩相见,并对他说道:“往年你说彗星的卜占应验了,朕今日才信天道。爱卿实在是料事如神之人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