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 刘毅败 刘裕回师 (1 / 3)
江陵城,荆州刺史府书房内,荆州刺史、平南将军刘毅正眉头紧锁的看着手中的书信,信是从齐地发来的。阅毕,刘毅冷哼一声,把书信递给身旁自己的亲信谋士贺宫。
信是刘裕令刘毅二弟刘藩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中言道“贼兵作乱,无忌战死,我知贤弟必会率军为无忌报仇,然而荆州重镇离贼巢甚近,又有震慑西垂之重任,贤弟受命镇守荆州,职责重大,切不可轻率出兵,如若有失,荆州沦陷,则大事危已!为兄数年前曾与妖贼交战数月,深知他们的用兵行阵之法,而现在齐地之事已毕,更收燕国滨海战船甚多,征北大军即日就将南归平叛。贤弟定要忠于职守,长江上游重任你不可委托他人!”。
贺宫看完,冷笑一声道:“刘大都督劝主公稳守荆州,不可发兵剿贼。信文看似凿凿,但在属下看来大都督是怕主公勤王剿贼功成后,威望将盖过于他,甚至担心主公会借机入主建康!”。
刘毅听完,眉头锁的更紧了,沉默片刻后,微微言道:“本帅觉得大哥...刘都督不至于会疑我至此吧!”。
贺宫赶紧行礼,沉声道:“主公坐镇荆州,掌握朝廷要冲,晋国天下五占其二,刘大都督怎能不疑?再说事关权柄,父子尚且明争暗斗,更何况异性兄弟!”。
刘毅闻言觉得有理,便怒道:“都到什么时候了,无忌战死,京师危急,他还想着权柄之争?这些年他...”,刘毅欲言又止,在场众人皆知二刘这几年表面和睦,但内心早生嫌隙!
一直效力于刘裕,并随之北伐南燕的刘毅二弟刘藩见此连忙劝道:“大哥多虑了,弟追随刘都督多年,深知其不似此等为人,况且都督所言非虚,荆州防务事关重大,一旦有失悔之晚矣...”。
刘藩话还没说完,只听“嘭!”的一声,刘毅一拍书案,怒道:“一旦有失?当年只因刘裕是我结拜兄长,才推他为主,难道本帅就真的不及他吗?浔阳之战,江陵之战,真正击败桓玄的是谁?是谁帮他成就功业的?”,接着刘裕怒视刘藩,愤声道:“你要清楚,我才是你的亲兄长!”。
屋内众人见主公发怒,皆不敢言语。刘毅随即下令,由自己亲率水军主力向东进发,务必赶在贼兵接近建康之前扼守住水道!
话说广固城中的刘裕,得知神教再起,义弟何无忌率兵轻进遇伏身死的消息后,悲痛吐血,险些晕厥!刘裕在众将救持之下,渐渐平静下来,悲痛言道:“我与无忌自幼相交,感情深厚,又一同效力北府军,又在京口一起举起义旗,并肩作战多年,今日我们功业将成,谁承想他却离我而去...”。
众将连忙安慰,刘穆之劝道:“何将军英勇果敢,一时不察,才有此败,主公与何将军感情甚笃,世人皆知,但是大敌当前,切不可因此而失了方寸啊!”。
刘裕闻言闭目良久,随后点头道:“国中有变,平定河洛之事暂罢,传令下去,军中文武将佐中午在大帐集中,商讨大事!”。
刘裕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并与刘穆之一起分析当前局势:现今南燕已灭,慕容氏势力全部清除,后秦自顾不暇,但北魏却不得不防,应当留大军镇守。三齐之地百姓众多,军中尚无治民之才,只得在南燕降臣中寻找。国中虽乱,但建康城尚有檀道济的一万北府兵镇守,不至于马上沦陷,相反荆州靠近贼兵势力范围,一旦有失,国中三分领土叛军将占其二。齐地的大军刚刚经历大战,就算立刻回师也需时日,只能遣部分骑兵先行赶回,稳住局势,等待大军回国...
中午,晋军中军大帐之中,刘裕下令南燕降臣韩范暂代青州刺史,封融为渤海太守,协助韩范执掌青州八郡军政,正式的任命,需等待朝廷下旨;令建威将军向弥领兵五万,会同南燕降卒一起镇守青州,防范北魏、后秦以及内部叛乱;再令刘穆之即刻调度一应军备,并率领大军班师回朝;自己亲率一千精锐骑兵会同刘敬宣、王镇恶等将火速赶回建康驰援;同时亲笔修书一封,让刘藩携带,快马加鞭赶往荆州,交予刘毅,劝其稳守荆州!
一切调度完毕之后,麾下众将各自领命,恭敬行礼后退出大帐。而振武将军孙处、中军参军沈田子却被留了下来......
就在击杀何无忌之后,贼首卢循与徐道覆之间却产生了分歧。徐道覆建议乘胜直取建康,占得主动。而卢循认为建康乃晋朝京师,城池坚固,一旦久攻不下,勤王大军到来,内外夹击下,己众将陷入危机,不如先就近攻取荆州,到时广、江、荆三州以及江南八郡之地在手,三分天下有其二,即使刘裕大军赶回也将无能为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