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 妖风起 无忌身死 (3 / 4)
原来当年孙恩寄五斗米教作乱,号称天师道,后来被刘牢之、刘裕平复,但当时的孙恩妹夫、天师道神教二号人物卢循逃脱,并率余众盘踞海岛,后来被推举为主。桓玄谋乱之时,卢循再起,不断攻城略地。桓玄命刘裕出兵镇压,叛军因此一败涂地,退至岭南割据,后来教众被桓玄诏安,卢循拜为广州刺史、平南将军,盘踞番禺。卢循接受朝廷诏安后遣人送“益智粽”给追杀他的刘裕意图和解,而刘裕则让人回赠给他一碗“续命汤”。
刘裕北伐南燕,朝廷空虚,当时身为神教的二号人物,被封为始兴相的徐道覆亲自来到番禺,劝说卢循造反,卢循有所迟疑!
徐道覆劝道:“朝廷一直把你我当作心腹之患,刘裕现在征伐在外还没有回来,等他平定南燕之后,定会亲自率军队到豫章,等他派遣精锐部队越过南岭,即使以主公你的神武,也难以抵挡了。今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能失去。我们何不再次举兵,等到攻克建康以后,刘裕即使回来,也无能为力了。主公你如果不赞成我的建议,那么我就自己率始兴的兵马直取寻阳。”。
卢循还是犹豫,言道:“我等现在割据一方,自保足矣,朝廷不至于会兴兵来犯吧!”。
徐道覆摇头道:“当年您送刘裕‘益智粽’,他回送您‘续命汤’!此中道理主公还不明白吗?刘裕的意思是让你再续命几年,然后送来的就会是‘断魂汤’了!”。
卢循听完,想到当年之事大怒骂道:“刘裕恶贼,吾本欲与他和解,可他实在欺人太甚!”,旋即忧虑道“就算起兵,但是舟船不备为之奈何呢?”。
徐道覆闻言笑道:“主公不必忧虑,此事我早有打算!”。
原来当初受朝廷诏安之时,徐道覆就做好了借机再起的打算。但当时如果暗地里制造战船,迟早会被朝廷察觉,到时必然会大祸临头。于是他派人在南康山上砍伐可做船的木材,谎称要到下游城中去卖。后来又说劳力少无法运到下游,便在郡中贱价出卖,价钱比行情价减低几倍,居民贪图便宜,卖衣物而买木材。赣江水流急而且多石,出船很难,木材都储存在本地。就这样许多回,百姓的船板积存得极多,百姓却没有任何怀疑。徐道覆举事起兵。便根据卖木材的收据一一索取,不准隐藏不报,同时雇用许多人拼装战船,十多天便完成了。
战船完备、神教再起,凭借五斗米教在南方民众中的影响力很快贼兵就发展到十数万人。如果说当年的孙恩寄五斗米教而创天师道,仍有些许教化世人、化羽登仙的感觉,而现在的卢循则已经完全成为一代魔君,十万教众皆是残暴之辈,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起兵以来很快南方诸郡皆失,兵锋直指建康。
刚刚平定完桓氏余党,坐镇江州的何无忌见兄长刘裕远征在外,尚不知国中有变,于是不等朝廷勤王诏令,急忙就欲发兵平叛!
长史邓潜之进谏道:“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卢徐二贼,兵舰甚众,主公势居上流,不可轻敌而进,如今应当扼守南塘,守城自固,我料贼兵必不敢舍我东去,我军再蓄力养锐,待他疲老,然后进击,这乃是万全计策!”。
参军殷阐复谏道:“循众都是三吴旧贼、百战余生,始兴来的贼兵亦是骁勇善斗,决定不能轻视,主公应当留屯豫章,再广征军卒,等到兵马齐备,那时再战也不为迟。若徒率部众轻进,万一失利,悔将何及啊?”。
司马张仲开也建言道:“据战报,征讨大都督在南燕取得大捷,应该不日即将回国,不如等刘都督回师,我们两军夹击叛军,当可一举剿灭!”。
何无忌听完,不悦道:“大都督劳师远征,不辞辛劳,身冒矢石为国效力,国中之事怎可再劳烦于他,贼兵虽众,在本将看来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桓楚大军如此悍勇,不也被本将消灭了吗?”,于是下令水陆并进,两路迎敌,自己亲率水军急进寻找贼兵决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