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 建康之战 后燕末日 (1 / 4)
二月底,刘毅等将从广陵渡江,驻扎建康东边。刘裕引军驻扎玄武湖以北。呈两面攻击之势,留西、南两边允其撤退。
桓玄见刘裕围城,惶恐不安,忙命巫师占卜吉凶,卜得结果大不利于己,桓玄更是惊惧,遂有撤离建康之意。但在桓谦、卞范之的急切恳求下,桓玄同意分兵两万,出城驻扎,与主城做掎角之势。桓谦领一万驻东岭,卞范之领兵一万驻覆舟山以西,两军遥相呼应,与刘裕大军隔玄武湖对峙。
刘裕用刘穆之之计,提前遣羸弱之兵秘密绕过玄武湖登上覆舟山广植旌旗,做为疑兵。三月一日清晨,就在楚军忽见覆舟山上满是北府军旌旗,正在惊恐之际,刘裕却令军卒饱餐一顿,然后向湖中丢弃余粮,以示决死之心。他再把军队分成无数小队,数道并进,造成军容盛大之状。
而桓谦、卞范之所率的军卒,大半是北府旧军或原晋室之兵,他们都畏惧于刘裕的威名,有的甚至曾经就是刘裕麾下。此时见刘裕亲领大军前来,根本就无心作战。
刘裕大军来到覆舟山下之时,正好东南风大起,刘裕当机立断急忙下令火攻,玄武湖边、覆舟山下草木被燃,顺风火势大起,蔓延至卞范之军中,营内大乱,东岭的桓谦军众遥见西边军营火起,也开始骚动起来。
刘裕横槊立马,对着麾下士卒大声吼道:“将士们,我等兴义兵至此,前方是建康城,后面是玄武湖,往前便是建功立业,往后就会万劫不复,将士们我们有进无退,随我杀啊!”。
北府士卒群情激昂,士气如虹,紧紧跟随着主帅刘裕朝城外守军杀去,守军本无斗志,此时更是一触即溃,纷纷缴械投降。桓谦、卞范之在亲随的护卫下逃入城中。刘毅从广陵归来的军队此时也开始猛攻建康城东门。
其实自从刘裕驻军玄武湖北岸之时,桓玄便想逃跑,虽被众臣劝阻,表面上决定与刘裕决战,实际上暗中却让亲信殷仲文在石头城附近预留数艘大船,随时准备逃离。此时接到桓谦兵败的消息,更是不顾一切的仅率数千人,带着爱子桓升,以督战为名,从南掖门往城外逃离。桓谦等人逃回台城,寻不见桓玄,才得知桓玄已经出逃,他们俩来不及接走家眷,连忙追随着桓玄往石头城外江边赶去,幸好在开船之前赶上,随之沿江往逃往浔阳。此时离桓玄篡位称帝仅仅过去八十天。
主子逃走,建康守军更无斗志,纷纷归降,刘裕再得兵卒数万。刘裕进入建康后,命刘毅、何无忌率五万大军追击桓玄,自己留在建康稳定朝局。刘裕知道自己资历尚浅,在朝中毫无背景,于是声称获晋安帝密诏,以建康之战前投靠自己的新宁郡王司马遵为侍中、大将军,名义上承制百官。刘裕又命人焚烧桓温神主牌,并搜捕遗留在建康城中桓氏宗族、亲信,然后全部处决。
部下回报,桓玄的亲信司徒王谧逃离建康,刘裕一惊,随后想起当年王谧的种种恩惠,于是命司马遵亲自率人追蹑,半日后在横溪追上王谧,把他押往建康。
见到刘裕,王谧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声泪俱下诉说着自己的罪过。刘裕不发一言,默默听着,半晌后沉声说道:“王公,裕年少之时承蒙你另眼相待,资助之恩我至今不敢忘,你寄人篱下,不得已投效桓玄之事就此揭过,当年你赠我五万钱,今时我保你半世富贵,况且朝廷再建,正需大臣,王公务必担当...”。
王谧原来以为自己助逆之事,必死无疑,听完刘裕之言,大喜过望,对刘裕感激涕零。随后他官复原职,仍任司徒,协理朝政。后来王谧子孙也都追随刘氏后人为官。
在王谧等大臣的推举下,刘裕出任使持节、征讨大都督、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正式开始朝权力的巅峰迈进。
刘裕在刘穆之的辅佐下,以身作则,先以威严约束宫廷内外,百官都认真供职,在二三日内,朝廷风气为之大变。
再说桓玄仓促逃离建康,粮草未曾带足,没两日就陷入“人无食、马无料”的窘境,身后刘毅、何无忌的追兵又正在逼近,桓玄坐在船头指天骂道:“上天,你为何急欲忘我桓玄啊!”,这时奴仆找来半碗糙米饭献上,桓玄不知是难以下咽,还是因为太饿狼吞虎咽的原因,竟然被噎住,年仅六岁的爱子桓升,抱住“父皇”抚摸其胸部,帮其顺气,并奶声奶语的出言安慰。桓玄见到爱子如此,再想到自己如今的境遇,悲从中来,哭的泪流满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