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众叛亲离 转折之战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 众叛亲离 转折之战 (1 / 5)
        桓玄进入建康时为了立威废除了元兴年号,恢复隆安年号,不久又改元大亨。桓玄故意自让丞相及荆江徐三州刺史,以兄弟桓伟出任荆州刺史;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心腹谋主卞范之为丹阳尹;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分派桓氏宗族和亲信出任内外职位。桓玄自置为太尉、平西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仍然寄丞相之实摄政。

        桓氏一族权倾朝野,桓玄的威势更是远甚司马道子父子,离篡位仅一步之遥。然而想到在王恭之乱,以及自己与司马元显的斗争中,北府军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桓玄便感到如鲠在喉,常常闷闷不乐,不知如何处置。

        一日在丞相府,桓玄屏退众人之后,独坐首席唉声叹气,首席谋臣卞范之见此情景,留了下来。

        “主公,如今您的权势已经无以复加,为何总是闷闷不乐,容臣猜测其中原因。”,卞范之对着桓玄淡淡说道:“卑职猜测主公所忧必是北府军之事。”。

        桓玄叹息一声道:“正是如此,北府军强悍,在国中举足轻重,而刘牢之虽然宣誓效忠于我,但是......”。

        桓玄话没有好往下说,卞范之却明白,他是怕日后北府军会成为自己篡位路上的巨大障碍!

        卞范之一鞠到底,低声道:“主公勿忧,彻底解决掉北府军并非难事,只需如此、这般......”。

        几日后,桓玄以天子之名发出的诏令就送到了晋陵,刘牢之率全体北府将领跪接,内侍宣读道:“诏曰:北府军忠勇冠绝海内,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孙恩之乱力挽狂澜,又剿除逆贼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为国除奸,数次救国家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都督刘牢之等诸位将领,功勋卓著、忠勇果敢,特此嘉奖,现册封北府军都督刘牢之为武冈县男、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敬宣升为左军将军、散骑常侍、御前听用;北府军前将军刘裕为庐陵太守、镇军将军;北府军左将军何无忌为长沙太守、岭南将军;冠军将军孙无终宜兴太守;骁骑将军高雅芝为广陵太守;高级参军诸葛长民为平西将军......北府军后将军刘毅因丁忧在家,特封宿州太守,守孝期满即刻上任!”,一封诏书北府众将、谋臣各有官爵封赏,拆解至全国各地。

        一时间,北府众将不知所措,半晌沉默不语,还是在内侍的提醒下才领旨谢恩!

        钦差走后,大帐之中,众将陷入沉默,各种复杂情绪环绕!半晌,刘牢之一拍帅案,怒道:“桓玄没有我等,他安能入主朝廷,我等不曾愧对桓氏,他却借天子之名明升暗降,拆我大军、分我兵权,日后必降大祸,诸位以为如何是好?”。

        其子刘敬宣率先应道:“桓玄小人过河拆桥,名为委以重任,实则拆散我北府军,如我等应命,日后必为所害,父帅当早下决断!”。

        刘牢之闻言正声道:“本帅当初不听众言,懊悔不已,为今之计,只有拒绝诏令,发兵建康,与之决战,望众将追随于我!”。

        沉默良久,参军刘袭说道:“生而为人不能为之事莫过于反叛,将军早年反王恭,不久以前反司马元显,如今又打算反桓玄。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如何能立足于天地之间!恕末将不能应命!”,说完一甩衣袖头也不回的走出大帐,刘牢之连叫三声,刘袭皆不回应,众将也无人阻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