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 衣锦还乡 两秦之争 (2 / 4)
刘裕一手挽着怜儿,一手抱着女儿,满脸笑容的朝院子里走去,怜儿也是满脸喜悦,小丫头更是既开心又好奇,一直打量着抱着自己的父亲,下人们见此情景,知道是刘将军回来了,纷纷请安,牵马的牵马,拿包袱的拿包袱。
刘裕在堂屋放下女儿,与妻子说道:“我先去拜见父亲,姨娘。”。
刘裕来到父亲的房间推门而进,此时刘父正坐在椅子上听着刘裕继母说着什么,突然见到儿子走了进来并跪倒在地“父亲,姨娘,孩儿拜上!”。
刘父先是一愣,接着满脸喜悦,片刻后又回复往日的自矜,淡淡道“你回来了!”。
“孩儿不孝,一去数年。”刘裕看着越发苍老的父亲,满脸泪水道:“孩儿在外,没能侍奉父亲、姨娘,心中日夜难安。”。
刘父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子,柔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为国立功,为父实在欣喜,快快起来吧!”,刘裕继母萧氏,此时也是满眼喜悦的泪水,连忙上前把刘裕扶起。
这时突然下人来报“县令大人携一干官吏已经来到府中,求见刘将军!”,原来这时的刘裕等三人在京口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英雄人物,三人回城,门吏立刻汇报县令,县令赶紧携府衙一干官吏前往拜见,并让人安排好酒宴,打算晚上为三位将军接风,此时的刘府之中除了县令众人,府外更是黑压压的围满了京口乡亲,都为了一睹这声名赫赫的将军风采......
盛情难却,刘裕三兄弟携着家人来到京口最有名的西津酒楼,赴县令为他们办的接风宴,楼上楼下满是京口城的名流士绅,酒楼东家为此加了数十席,仍不够坐。酒席之上,颂词之声不断,敬酒之行不停,三人心中不禁感慨,当年自己这几个人见人厌小混混,如今竟被众人如此众星捧月的对待!
县令率众举杯朝刘裕三人敬酒,奉承道:“三位将军为国除凶,不但大功于朝廷,更是拯救了万千庶民,想当年三位在京口城中就是赫赫有名的侠士,今日更成为我京口百姓们的骄傲,世人皆称,京口三虎威震天下!自下官以降无不对三位由衷的钦佩,万分的感念...”。
刘裕的岳父臧家太公,抚着胡须,饮着美酒心中暗暗佩服自己“还是当年慧眼识珠啊...”只是五万钱彩礼之事似乎被他选择性遗忘了。
夜深人静,偶尔远处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窗外银色的月光洒在屋内,刘裕侧头看着柔情似水的爱妻,柔声道:“怜儿,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
臧爱亲眼中满眼感动的泪水“夫君说的哪里话,你常年征战在外,身冒失石才是辛苦,妾身无日不祈祷夫君能够平安,现在家里一日好过一日,阿娣也长大...”,怜儿正说着手突然触碰到刘裕胸口的伤疤,一惊,连忙坐起,她赶紧掀开夫君的衬衣,发现密密麻麻竟布满了伤痕,顿时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夫君...”。
“这等小伤不必介怀!”,刘裕连忙整理衣衫,似乎是怕爱妻触景生情,“在外征战难免会有创伤,我一身武艺你还怕有人能要我性命?”。
话没说完,怜儿赶紧用手捂住刘裕的嘴,微嗔道:“夫君休要乱讲”,接着柔声道“夫君在外杀敌,扬名立万,妾身每每知道都十分欣喜,但是最担心的还是,还是...”。
刘裕知道爱妻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赶紧接过话来“不要再说这些了,以免伤感,现在我回来了,怜儿应该开心才是”,但想到自己在家时日无多,不禁唉声叹气起来。
怜儿似乎猜到刘裕所想,柔声说道:“妾身真希望可以常伴夫君左右,怎奈大丈夫以事业为重,家里的事情我一定会操持的井井有条,无需夫君牵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