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公司“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公司“风云”
        眼看11月了,互联网风云再起。各电商、物流公司不知道在什么事件刺激下,再次掀起价格战。打到双11,大家又握手言和。结果是各公司佣金大降,利润也大幅度降低。整个过程云里雾里,各财经名人、研究机构还没看明白,各家市值就大幅度缩水,就其利润水平来看,与传统企业也差不多了。财经名人疾呼:中国还有高科技公司吗?

        孙浩然还是过着浪荡天涯的生活。孙浩然经常开着车,带着狗子在广东各地溜达。有天无意间路过深圳一家汽车公司,就定制了一辆电动车。电动车大小和普通燃油小轿车差不多,五人座,沙漠绿。底盘比普通车略高,比越野车低,最高时速200公里/小时,全套防弹。又跑到机器人公司,加装了十几个弹弓。定制了两个安保机器人,一个坐在副驾驶位候命,一个后尾箱备用,随时可以启用。

        钱又花了一半还剩2千万。到了12月,孙浩然终于下定决心回学校,与导师一番深谈,挂了个没薪水的研究员。随便选了个课题就去了上海,也没其他地方好去,就上海还有个刘依依牵挂。

        元旦过后,市场又被扰动,各互联网公司纷纷拆分业务模块,只剩下核心业务。然后各公司又按照业务合并重组,最后形成数家业务单一的互联网大公司。这一天开始,互联网公司如同电信运营商一样开始变的默默无闻,真正成为公众平台,把荣耀、繁华交给各个商家,将战场交给了消费品制造商、农民、媒体。

        故事还在演绎,这些互联网公司改变国外拓展思路,走资本本土化道路,纷纷在欧盟、亚洲其他国家、非洲、南美设立分支机构,这种分支机构更类似特许经营,由其本土资本掌控。但一切都悄无声息的进行,大家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但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不过几天就被其他信息淹没,彻底忘了有这么回事。各财经名人还是一如既往做着没营养的事,观众们也是有一下没一下的喝彩、叫骂、起哄。仿佛几天没个热点、段子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李玉团队已经将科技公司融的钱花的七七八八,试验工厂和研发中心也都建好,摊子已经搭起来。李玉团队对智能核心全面升级,名字还是孙壹然。按孙浩轩的话,孙壹然的智商提高不少,但跟我比差远了。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场景,李玉团队设计了几个智能核心:有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手机及电脑等。智能核心已经蜕变成智能操作系统,不再是一段有思考能力的软体。孙浩轩显然也汲取了其中的精华。

        一场巨变在酝酿。如同某个人体动作,某种能量在极力压制爆发的进程,反复享受着这种愉悦。

        造车势力最近也不停的躁动,与互联网企业互动频繁,不知道在筹划什么。

        天上还是云淡风轻,蓝蓝的天,阳光普照大地,日子还在平淡中流淌。

        江湖需要话题,群众需要故事。这不农副产品又闹腾起来,不过体量太小,最后演变成网红战。那一个个被修正的脸整天刷来刷去,吃了瓜的群众也记不住那一个个韩国脸、尖下巴怎么区分,仿佛看外国脸一样都没有差别,只记得好像社交媒体很热闹。

        装备业(服装业)好像还比较平静,默默的积蓄力量,也不知道哪天能突破。不是所有行业都有互联网行业的号召力和流量,还是平凡吧。

        这一天美国总统连任就职。

        这一年孙浩然21,刘依依23。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