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家谱
  孙浩然的老家在太行山一个山沟里,算是邯郸辖区。山区苦寒,除了战略要地,留存有很多世外桃源。从春秋开始,人们为躲避战乱,到这些世外桃源讨生活。孙浩然的家就是这样一个大山沟里的小山沟,所以家族也没遭遇什么战乱。

  孙浩然的祖辈也不知道什么朝代就栖息在这个地方,因为穷和偏僻,几千年都没人惦记。孙浩然的家族也算诗书传家,爷爷的爷爷年轻时就到县里考了个秀才。正准备大展宏图时,溥仪退位,大清灭亡,这影响了他的前程。山沟里闭塞,对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了解。也知道海外的洋人,但对于洋人的理解等同于以前的游牧民族。于是按祖传的秘方,耕读于山沟躲避战乱。偶尔也听到山外的消息,跟传说的一样,一个个军阀排着队登场。后来听说国民党得了天下,还没等出去看看就听说日本人来了。得了,还是继续躲避。爷爷的爷爷五十多岁无疾而终,到死都没能再走出山沟,留下两个儿子也算对得起祖宗了。那一年日本投降。

  孙浩然爷爷的爸有一个大哥。1949年解放后,爷爷的爸考上大学离开了村子,而爷爷的爸的哥哥留守。村民都比较淳朴,还是安安稳稳的过着农夫的日子,也没有小孩。85岁时走路被自行车撞了一下内出血去世。虽然成分不好,但一辈子也没受什么罪,穷苦一些,也没饿着累着。

  孙浩然爷爷的爸读完大学,分配到河北一个小城市教书。有了一个独子,就是孙浩然的爷爷。孙浩然的爷爷的爸,靠着祖传秘籍教导,为人谦和、待人真诚,所以日子过的平静安稳。但也只是个受邻居尊重的穷教师,80多岁无疾而终。

  孙浩然的爷爷子承父业也做了老师。到了孙浩然他爸出生,计划生育,显然教师是不能超生的,于是孙浩然三代单传,现在全家就他一个独苗了。

  孙浩然父亲大学毕业后毅然南下深圳去了个著名的科技公司做软件工程师。运气不错,正好赶上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于是参与到手机应用开发,而这款应用大获成功,奠定了浩然爸的江湖地位。浩然妈在一个手机公司做手机开发工程师。因为工作的缘故,两人经常接触。那时候的人工作都很卖力,966是基本的工作态度,经常干不完活自己都不睡觉。

  一个春天的晚上两人加班到半夜两点,一起回家。不知道怎么回事糊里糊涂就去了浩然爸的出租小屋,就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然后有了浩然。浩然由爷爷奶奶带大。两老人在深圳呆了几年,对深圳的气氛不是很认可,一个个都钻进钱眼里,言必理财、房子、言必项目,觉得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养出优秀的小孩,等到孙浩然三岁就把孙浩然带回河北小城培养。两老人本身就是特别传统的教师,水平不低。结合祖传秘籍和现代教育,从3岁起全面培养孙浩然,德、智、体全面发展。6岁上小学,一年学完小学考上初中,又一年初中毕业考上高中。在小城上了壹年高中,因为户口问题到深圳又上了壹年高三就考上大学。老人的教育观和现在人不大一样。老人认为这套教育体系从清末就开始,经过百年沉淀下来的都是精华,所以按照大纲培训足够了,不用学那些没用的。至于要将小孩培养成什么类别的人,老人认为,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贵族了,方向很简单,就是一个大学生。至于其他,毕业后有他自己的人生,不用管那么多。

  选专业时父母发话了,自己两人苦了一辈子,再也不想小孩做理工男。于是就选了经济这个除了孙浩然外大家都能接受的专业。于是10岁孙浩然就开始了大学生活。

  也许是教育孙浩然耗尽了爷爷奶奶的全部精力,上大学不久,两个老人相继去世。也都勉强80多岁,算是高寿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两人周围的同龄人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上班,突然发现成了老前辈。带着淡淡的失落,两人辞职离开了公司,开始退休生涯。结束了没日没夜的代码人生,两人游山玩水,做了一对虔诚的吃货和驴友。终究还是穷命,在孙浩然考上硕士研究生那年,与李玉合伙开了一家技术公司,为一些老朋友提供服务。

  赶到老家,把父母的骨灰偷偷埋在祖坟里,算是完成了父母的心愿。村子就在山脚,破破烂烂的,几乎看不到人影,仅有的几个老人还都不认识。村子以梯田为主,已经荒芜。年轻人都到城市里去生活,只有几个老人留守。孙浩然家族的祖坟在山腰,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直延伸到山顶。已经看不到坟头,一片荒草和荆棘。孙浩然用自己带的铁铲花了一个小时挖了个一米多深的坑,把父母的骨灰盒放进去,又把挖出的土回填,用脚踩实,可能力气不够的缘故,堆了个小小的坟头。坐在山坡上休息,眺望远方。由于撂荒多年,山上杂草丛生,现在这个季节还是枯黄一片。种植的一些树木都光秃秃,只有深处的针叶林还有一片绿意。孙浩然心里有个评价,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但也不错:有小溪,有草有木,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通向山外。也算是难得的世外桃源。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