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招募 (1 / 3)
陆河听了王成这话,原本平静的内心,突然之间也都有点热血了起来。只是相比于王成,陆河却是看的还要远了几分。虽然王爷这次可能真的是在考验他们五个营长,以决定团长位置的归属,但就仅此而已吗?陆河觉得,王爷这次考验他们五个人应该只是随手为之的,毕竟就现在来看,亲卫队里基本上不可能有人会越过他们五个营长被直接提拔成团长。
因此,团长这个位置怎么看都是稳的,只是再往后就难说了。所以,对陆河来说,他这次必须要尽量的展现出自己的潜力,必须要让王爷清楚的看到自己身上有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一来,王爷以后继续扩军的时候,当陆军的编制中出现旅、师、军这样的单位的时候,也能第一个想到他陆河。
至于怎么才能叫有潜力,怎么聊更多的可能性呢?这点在陆河想来,首先就要精心的挖掘火枪兵作战的各种模式,各种可能,各种短板,充分发挥火枪兵的战斗力。其次,就是兵法上面,他这几仗打下来,已经是察觉到了,那些古兵法的精髓同样是可以用到火枪兵身上的。第三,就是忠诚了,忠诚这个东西不管怎么样都是需要彻底体现出来才行的,因为他知道王爷很看重这个。
王成下定的决心,是想要在营长的位置上干出点东西来,确保自己能顺利的晋升到团长的位置。陆河下定的决心,则一定要在营长这个位置上展现出来自己的潜力,争取在陆晟的心中留下个好印象,为以后的升职做好铺垫。至于陆木,他倒是没想这么多,因为说实话,他其实是不太喜欢带兵打仗的。
三人各有所思,因此便也没有在原地停留多久。他们很快就分开,各搞各的事了。毕竟,苏家镇还有些事情等着他们去善后呢。
在屋里的陆晟看着陆河三人分散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了看身旁的阿福,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有必要着手建立一套文官体系了?
只是这个体系该建成什么样呢?是该沿用大靖的科举制度来搭建,还是应该用别的制度?
陆晟是知道大靖的科举选官制度的,几乎就和明清时代的科举一模一样。当然不同点也有,那就是大靖的文章形制不是八股。
如果沿用大靖的科举,以文章论英雄,那他最后得到的,不过就是一群文豪罢了,而且,一群只知道读书的人,一考中进士,马上就能摇身一变,最少都能弄个知县当当。这也太不科学了,一个只会读书写文章的人,一个从来没有过任何从政经验的人,直接上位县长,除了少数一些天才以外,剩下的人这能治理好一个县?
陆晟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公务员制度比较好,毕竟考试只是一个敲门砖。考进去后,不管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反正都是从最低级的从九品开始干,然后一点点的往上升,公平,公正,还能让这些官员从最底层做起,一点点的磨经验,涨知识,最后还能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
只是这样一来,还会有读书的人愿意加入他这一边吗?要知道,如果采取这个制度,那陆晟是准备把从底层的童生开始,把秀才举人进士这条路彻底斩碎的。他是不准备承认这些秀才举人进士们在大靖时候的功名还有特权的。在他陆晟这里,会写点文章就想要特权,门都没有啊。
只是这样一来,有多少人会来他的手下,当官呢。陆晟想了想,却也没有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毕竟他现在手上只有一个县而已,根本不用考虑这么远的东西。还有一点就是,现在他的手下其实并不缺干活的人。毕竟攻破龙谷县城的时候,他可是得到了龙谷县县令手下的所有办事人员的。
像什么师爷,典吏这些人,着实抓了不少,虽然里面有很多都是有各种问题的老油条,但挑挑拣拣还是能弄到足够用的人的。而且其实陆晟自己也不用特地去挑,他完全可以把这班人全弄出来,先安个见习身份让他们去办公先。然后根据实际表现,表现好的酌情转正成为从九品官员,表现不好的那些则直接踢出去。
陆晟想到就做,很快的,包括亲卫队改革,军衔制度设定,文官体系初实践以及集中全力制造燧发枪的各种细则,条款,命令,便从他的笔下冒了出来,随后通过阿福的调查处,把这些文书,传到该知道的人手里。陆晟写完这些东西,不禁甩了甩微微发酸的手。他突然觉得,自己身边应该要有一些秘书才对。仔细想想,他身边缺的东西好像有点多。
比如他之前心心念念的真正的亲卫军,比如他之前设立的,但现在还是个空壳的参谋处,以及他刚刚想到的,能帮助他处理日常文书工作的秘书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