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并州改政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并州改政 (1 / 2)
        周易自从执掌并州,历经五年之久,可连续两次大战也让周易付出太多钱粮。

        如今既然有了平定鲜卑的打算,自然要做好十足的准备。

        首先是钱的关系,汉末的钱分为黄金(金子)、白金(银锡合金)、赤金(黄铜)三大类。

        黄金虽然只有二品,但其实花样百出。比如用作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易的马蹄金(约重二百四十八克到二百五十六克之间)。最初是四块马蹄金交换一匹马,最后因为马匹种类的不同,价格也不同,大概是一金到五十金。汉末时期还因为要组建汉灵帝出巡马队,一匹战马高达百金。

        当然,士族与官府之间的交易通常是金条(与马蹄金相当),而皇家储备的是金块(约十斤)。黄金在汉朝很受用,每年黄金开采量也逐年增加。还有一种挖掘出来的金五铢,传闻是帝王无聊之举,学百姓在宫中闹集市所制作。

        白金,也叫银锡合金,在汉朝设有白金三品。其一是龙币,圆形刻有龙纹,重八两,值三千钱;其二是马币,方形刻有马纹,重六两,值八百钱;其三是龟币,椭圆形刻有龟背,重四两,值三百钱。

        后来王莽篡权,改白金二品,以八两为一个单位,似龙币,也叫银饼,八两重约二千钱,到光武复汉后又改为银锭,与金块类似,用于赏赐。银锭约八两重,值一千五百九十八钱左右。到东汉末年,因为银锭贵不如金,通不如铜,所以除了士族通商之外,市场并没有多少使用量。

        最为关键的便是银锭的定价很不稳定,提炼也不如金铜,所以在东晋以前,银锭的流通性并不是很大。

        当然,最为流通的便是赤金,一斤黄金约莫等于一百三十斤赤金,也就是一金等于一万钱或五万铢。在汉灵帝之前,金与铜的兑换幅度很大,主要的依仗是粮食的价格。在汉灵帝后金与铜的兑换就相对稳定。

        而周易便是要改制金银铜的兑换,把白银用到百姓身上,把黄金留住。毕竟最终黄金才是最重要的战备物资。

        周易把黄金设为金锭、金条三品,金锭重十斤,下窄上宽,正面刻上年号。金条重一斤,下宽上窄,正面刻上年号。

        白银设龙币,龙币重一两,正面是龙纹图案,反面是年号。

        铜钱只设五铢钱,不过原本的五铢钱是二十四铢换成一两,如今是二十五铢换为一两,也就是说五铢一钱,五钱一两。

        金以斤为单位,银以两为单位,铜钱以铢钱为单位。一金等于五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等于二百钱。

        改制完货币,周易又改制并州官职,把无需的闲职废除,新增重要的职务。

        每一级都有改制,俸禄取消,只有月俸,粮食、布匹、肉盐都需要去市场购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