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朝廷问责 (1 / 2)
当他带着商队伙计,来到泰州兴化白驹场盐场取盐时,再次遇到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张士诚。此时的张士诚,已经长成非常强壮的汉子,由于两人早以相识很久,关系熟络,每次前来取盐,都要聚在一起,吃一次酒。
这次两人再次相见,张士诚看他的眼光都觉得有些异样,也不便表现出来,便邀他在一处小酒馆吃酒,当酒过三巡后,言道:
“我等视之为英雄豪杰,当有惊天违地之才,以区区二千人之众,却胜之于万人之众的官兵,此等雄略,令世间汗颜。未曾想,如此之英雄,却为朝廷所招抚,做其走狗。今日得见,方知确系世间商贩,并无宏图之志,实为市井徒也,不足以当天下,不足以谋幸福,不足以担责任。”说罢,便端起酒杯,饮完杯中酒,便告辞而退。
重拾渔盐以来,在与官场相处,与乡民相处,与盐丁相处,均遭受到非同一般的待遇,让方国珍十分苦恼,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渔盐商贩,这什么这么个官场、这么个邻里相处,会给自己那么多的压力,为着自己的小家庭,不影响别人怎么了。
他没有像其他贪官那样,依仗权势去横征暴敛,没有贪污受贿,只是经营着自己的渔盐商贩,没有碍着谁,也没有求着谁,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这朝廷官员、这乡绅士官,这村民百姓,依然盯着自己不放,好像自己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一样,不是去改变这个世界,就是为这个世界服务。凭什么这付担子,非得要让自己来扛。想着这些,事事都让他头痛,倒不如昏昏噩噩过日子,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至正十年(1350年)二月,方国珍由于渔盐商贩营业惨淡,交结不畅,时常拿不上盐引,于是便闲了下来,整日陪着妻儿,倒也悠闲自在。
算起来,自从朝廷招抚于至正九年秋季,时间已过三月,方国珍也没有按照朝廷的意愿,到庆元就职。当地官员,可是早早就等着他来上任,以整治当地治安,可总见不到人来。
这次的县定海尉,是朝廷亲自任命的官员,谁也不敢擅自安排人来任职,当地畲民与汉民发生水源纠纷,导致两族相斗,死伤近百人。县达鲁花赤不敢隐瞒,立即向江淅行省参政报告此事。原本朝廷早已忘记此事,但仍然被有心人记挂着,这就是朵儿只班。
朵儿只班家族有可汗亲赐的九龙衣,虽然在至正九年(1349年)八月,被海寇方国珍所败,险些失了性命,但是仰仗祖宗的基业,朝廷无法责罚与他,只是将他调任东北任职。
时值东北辽东锁火奴;辽阳兀颜拨鲁欢、董哈刺等乱贼频繁叛乱,当地州府官兵,在他的带领下,将所有的乱贼一扫而光,该杀的全杀掉,一阵战功卓越,风光无限。
每战胜利之时,时刻想起在福建五虎礁的这场败迹,时刻想着击败自己的方国珍。本来就与他有约在先,要让他投入自己的军队。所以,当初写信给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时,特意提出安置方国珍时,务必要到军营,以便于将其调入自己军队里,履行当初的承诺。
朵儿只班在东北辽东、辽阳连续取得胜利之时,便觉得自己有资本向朝廷索要方国珍,为自己作战,便向朝廷写了个奏折,要求方国珍前来东北,投入自己麾下。
当庆元畲民与汉民之争、朵儿只班索要方国珍的奏折,同时送达朝廷时,这才想起来,两个奏折都是提到的是方国珍。遂安排官员,到庆元,查实其履职情况。不多几日,江淅地方官员报来奏折,称方国珍并未就职,仍然在从事渔盐商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