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替考 (1 / 6)
“粘杆处”的成立,其实跟清军西征的两路大军尽皆败北有关。
在多铎和阿济格的战败奏报抵达北京之前,多尔衮已经提前从大清军师孔明的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不过当时多尔衮心中多少还存在些幻想,希望孔明妖言惑众,其实自己前方的大军并没有惨败。至少没有孔明所说的败得那么惨,或许只是小有挫折而已。
可是当两路大军的奏报摆在多尔衮案头的时候,多尔衮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
而让多尔衮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两路大军的败北过程,实在是蹊跷无比。
多铎在奏报上写,他的东路大军已经破了潼关,可堂堂的八旗铁骑。却在巷战中被一群民兵正面击败。
而阿济格的那个奏报就更是荒唐,说大顺军刘宗敏单人独骑闯入阵中,直接砍了大纛旗。使大军顷刻崩溃。
奏报里面甚至还有刘宗敏被弗朗机大炮正面击中,然而却毫发无损,仍挥刀酣战不止的癫狂之语。
多尔衮拿着这两封奏报,不由得连称荒谬。刘宗敏在山海关大战的时候,他其实也是远远看见过的,不过就是一寻常匹夫罢了。
如果刘宗敏真有阿济格说的那么武勇,那山海关大战的结果就不是李自成败出北京。。而是他多尔衮一路滚回沈阳了。
多尔衮看到奏报之后,立刻写信重重斥责了二人一番,让二人据实相报。
可接下来的几天,当越来越多的情报汇集到了多尔衮的面前时。让多尔衮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两封奏报里的内容。
其中有一份情报让多尔衮倍加瞩目,这是上元节时,潼关城内发生的一件事情。事情本身可以说并不大,就是督师府衙的门卫惩戒了一群市井纨绔的记录。
然而情报上的一行字让多尔衮陷入了深思:“一鞭之下,碎如齑粉。长街十丈,尽染鲜血。”
要知道这是手下探子发来百里加急的情报。。可不是那些汉人士大夫在朝堂上做的锦绣文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