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仇恨狂刀 (1 / 6)
“金山一拳石,出髻如溟纱。天外辨两潮,江南分列嶂。”
此诗为北宋鲜于侁晚年于扬州任知府时所著。鲜于侁任职期间,恰逢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押解东京。他坚持探望苏轼,有人劝道:“汝与其为知交,尝有书信互通,焚之,或获罪。”鲜于侁道:“欺君负友,岂可为乎?”后甘冒获罪风险探望苏轼。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便是政敌也钦佩他的风骨。鲜于侁在扬州时期,着重治理京杭运河,将淤塞之处全部疏浚,沿岸百姓皆对其称赞有加。然在那之前,运河也是跨连南北的重要水道,行军、商贾皆赖此往来,尤以扬州最是重镇。
暖风轻轻,杨柳微摆。这日午后,扬州运河边一处酒肆里,一位说书先生手里扣着折板,说的正是扬州擂罗少保寒枪夺魁的故事。宋时说书讲史讲故事,最受百姓喜爱,酒肆内酒客停杯投箸,皆盯着说书先生,至精彩处纷纷鼓掌叫好,着实热闹。
那说书先生一段讲罢,抚案叹道:“想那杨广为一朝之君,不思治国为民,好酒好色,屈杀忠臣,其劣迹堪比二世胡亥,结束四百年分裂的隋朝弹指间便亡了,可叹可恨!”
酒肆内不少人暗暗点头,均觉得说书先生之言有礼。后桌一个中年汉子霍地站起,手指着酒肆外堤坝道:“那杨广听信铁冠道人之言,执意来看五色琼花,动用天下民佚开凿这运河,一路扬帆南下。为他一己私欲,不知多少民夫累死在堤坝旁,不知多少祖宗坟灵被毁。更有那运河监工麻叔谋,到处抓孩童下饭,当真禽兽恶行,百姓一片哀嚎!”酒肆中不少祖上是扬州本地人,听了中年汉子言语,纷纷道出不平,年轻的早已破口大骂。
喧嚷之中,一名富户打扮的人慢慢站了起来,朗声道:“杨广固然昏庸,但还是做了许多于国于民有益之事,单是如此唾骂,只怕有失公允啊!”众人听得言语,皆把目光转投向他,见他衣着华丽,料想是本地大户,一时间倒也不敢放声驳斥,只得小声议论。
只听他继续慢道:“杨广啊,兴胜科举,直至今日我大宋依然沿用;三驾辽东,致使夷狄不敢进犯;西巡张掖,西域君主纷纷臣服。此外,若无这大运河,哪里有我扬州今日之胜?哪有这万里畅通?”
众人听了,倒也觉得这富户所言并非无理,扬州今日之兴胜,确是得益于大运河。那些心中不平的年轻人听了此话,低下头陷入沉思,先前的窃窃私语也渐渐停了下来。
忽然有人“哼”了一声,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所有人的目光又都循着声音而去,只见角落处的小桌旁坐着一个年轻汉子,一身玄色装束,披着头发,脸上一道刀疤,自右颊至嘴边,桌旁放着一柄大刀,比寻常腰刀大了不止一围。他手里端着一碗酒,一饮而尽,说道:“照你之言,那杨广算得上是圣主贤君了?”说罢转头瞪视着那富户,脸上肌肉微微跳动,更显得刀疤可怖。
那富户见此人相貌,又见那柄刀横在桌边,吓得一声不吭,欲待转身出去,却觉得两腿酸软,只好背转过身子坐了下来。余人见状,也背转了身子,自顾自的喝酒,却谁也不敢发出声响。
“啪”的一声,一锭银子落在说书先生的案上,约莫十两左右,竟不跳动分毫。只听那青年说道:“先生说的书好,评得也好。在下一点心意,万望笑纳。”
说书先生嘴巴张开盯着银子,显然为这青年的功夫所惊诧。随即满脸堆欢,抬起了头,拱手向那汉子道:“多谢爷台赏赐,这十两银子便是说上十场也未必赚得到。爷台还想听哪一段,小可……”
那青年不等他说完,已然拿起刀出了酒肆,行走比寻常人快上许多。出酒肆后头也不回地又掷出二两酒钱,仍是稳稳落在适才坐过的桌上。众人见他走得远了,纷纷议论赞叹。那富户看着他的背影,抬起袖子,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
刀疤青年转过酒肆,片刻间进了城里。他不问道路,三转两转走进一家客店,直奔楼上上房。房里面对面坐着两人,也是玄色袍服,手持大刀,见了这汉子走进来便站了起来,叫了声“师父”,随后让出中间座椅,让他坐了下来。
刀疤青年坐下后,问了声左边的人道:“何三,探听清楚了吗?”左手边的人拱了拱手,说道:“已经探听仔细,便是西城那家大户,院子大得出奇,兄弟四个住在一座大院里。”刀疤青年点头道:“叫酒叫菜,你二人吃完歇上一阵,二更动手。”说罢将刀放在桌边,走到床上躺下,闭上了双眼。另一名徒弟祁九出门叫了酒菜送进来,两人怕吵醒师父,只默不作声地吃酒吃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