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解元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解元 (1 / 3)
        二子们经讨二场九天的苦战。叉经过丰考官、同考官以双孙、眷录等闺中执事人员一个月的紧张封抄、卓阅、评定,这一次的江南乡试就要写榜了。

        乡试写榜这一天,是大比之年最热闹喜庆的日子。一大早,江南贡院门口便挤满了打听消息看热闹的人。应试的士子本人一般都不去,派仆人去打听,没有仆人的,就送几个钱给下榻客栈的伙计,叫他们去打听。这一方面是想摆摆士子的架势,更重要的是怕受不了骤喜或者骤悲的巨大刺激,在大庭广众出乖弄丑。

        明代科举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前五名被统称为五魁,同会试一样,榜上的名字都是从最后一名写起,越写到最后名次便越靠前,故围观的兴致越大。写榜人每写出一个名字,立即有人一声接一声的传递出来,乐工便马上敲锣打鼓,吹起哨呐以示祝贺。名字传到贡院门外,来探听消息的仆人伙计便飞奔回去报信领赏。

        五魁的名字按照颠倒的顺序一一写出。沐无咎挤在贡院丹口,额头已经紧张的冒出冷汗。如今就只剩下解元的名字未曾写出,老天保估。一定要让少爷中举。

        沐无咎刚刚许愿完,就听的“沐连鱼”三个字从贡院内传了出来。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以万分激动的情绪呼唤着解元的名字,尽管这个名字与他们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少爷中解元了,少爷中解元了。”沐无咎喃喃念叨着。禁不住老泪纵横,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很快,沐连鱼的名字就随着在场几千人的议论传遍整个南京城。

        得到消息的沐连鱼匆匆赶到贡院门口。仰面看着金榜上自己的名字,心情也有些激动。不过他心里面很清楚,取得解元身份,才是走上仕途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会试、殿试。但沐连鱼心中已经无所畏惧,下一次他也不会再投机取巧,他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世人看,他沐连鱼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明代是非常讲究礼仪的,如今沐连鱼中了解元,照例是要拜会主考官等各位大人。拜会完之后,沐连鱼又特地登门拜访了王国光。王国光对于这个虽无师徒之名但却有师徒之实的弟子,那是相当的满意。年纪轻轻只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解元,仕途绝不可限量。更为难得的是,沐连鱼中了解元之后却不骄不躁,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王国光对此十分宽真,他先是考察了沐连鱼最近所学,又对沐连鱼严肃的劝诫道:“连鱼啊,中了解元只是仕途的。我朝贤佐,当以商公第一。商公连中三元,你也应该以此为榜样虚心进学。”

        “弟子受教。”沐连鱼郑重的点了点头。

        从王府出来之后,沐连鱼还不能直接回去,还要与一起中举的那些士子举行一些联谊活动。说是联谊。说白了其实就是一起喝喝花酒联络联络感情,彼此混个脸熟情面,日后也方便有所照应。

        当然了,这些举人日后也不可能个个都能当官,因为举人同进士不同,进士一但录取便可以候补官员,而举人想要当官就难得多了,他们要参加三次会试。如果实在没出息,还是不能考过的话,这才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个一到几十年不等,等官员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把这些举人翻出来,选择其中一些人去当官。

        不过谁也不能预料别人以后的官途,所以该联络的还是要联络的。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人和事,人脉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吃饭,喝酒,甚至是说话聊天搭讪,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慢慢汇聚而成的。宴席上。大家坐在一起交流了各地的趣闻以及一些做学问的经验。更多的是相互留下名帖,以便日后联络。

        从青楼出来,沐连鱼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他是一个很随性的人,猛一下子讲就那么多的规矩,一下子还真不习惯。沐连鱼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对沐无咎吩咐道:“无咎,让车夫把马车赶回去,我们走走。

        如今沐连鱼已经是举人身份,沐无咎早对自己这位少主佩服的五体投地,当下不敢怠慢命车夫先回去,自己陪着沐连鱼走动走动。此匆已经是掌灯时分,秦淮河边也正是热闹之时。

        沐连鱼一路走来,冷言旁观喧闹的秦淮河,心中有些感慨。原本他还是沐家一个不受人待见的二少爷,如今已经是解元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